【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自然界中现已知的花青素有20多种,植物中的花青素主要包括飞燕草、矢车菊、矮牵牛、天竺葵、芍药、锦葵色素等6种。水果、蔬菜、花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大部分与花青素有关。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会随着植物液泡中pH的不同而变化。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性,能够与多种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反应,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损伤。例如,蓝莓中的花青素是迄今发现的最高效的抗氧化剂, 它的抗氧化性比维生素E高出50倍, 比维生素C高出20倍。由于花青素的营养和药理作用, 其保健功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研究人员选取部分植物对上述6种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植物中的花青素含量(mg/kg)
样品名称 | 飞燕草色素 | 矢车菊色素 | 矮牵牛色素 | 天竺葵色素 | 芍药色素 | 锦葵色素 |
紫薯 | ND | 134 | ND | ND | 428 | ND |
蓝莓 | 230 | 1025 | 1113 | ND | 216 | 1000 |
黑葡萄 | 47 | 313 | 233 | ND | 155 | 466 |
黑桑葚 | ND | 1015 | ND | 21 | ND | ND |
菊花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 ND表示在该植物中未检出该类花青素。
由于花青素本身性质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温度和光照影响花青素的稳定性,高温和光照会加快花青素降解的速率;科研人员还研究了pH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因此,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注意调控上述因素,维持并提高花青素稳定性是花青素类产品开发的关键。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矢车菊色素(C15H11O6)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2)文中提到花青素的化学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
(3)根据表1,若要补充花青素,首选的食物是_________。
(4)由图1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
A 花青素有可能用于制作酸碱指示剂
B 菊花不适合提取花青素
C 富含花青素的食品尽量避光、避免高温保存
D 只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才具有抗氧化性
【答案】15:11:6 与自由基反应(或颜色随pH值不同而改变、抗氧化性、受热易分解等) 蓝莓 在pH1~8范围内,随着pH增大,花青素稳定性变差(或保存率变低) ABC
【解析】
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有的性质。
(1)矢车菊色素(C15H11O6)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5:11:6。
(2)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文中提到花青素的化学性质有与自由基反应。
(3)蓝莓中的花青素是迄今发现的最高效的抗氧化剂,若要补充花青素,首选的食物是蓝莓。
(4)由图1得出的结论为在pH1~8范围内,随着pH增大,花青素稳定性变差。
(5)A、花青素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都可以保持,则有可能用于制作酸碱指示剂,故A正确;
B、菊花基本不含花青素,则不适合提取花青素,故B正确;
C、温度和光照影响花青素的稳定性,高温和光照会加快花青素降解的速率,则富含花青素的食品尽量避光、避免高温保存,故C正确;
D、维生素C、维生素E也具有抗氧化性,所以不具有花青素的食物也可能具有抗氧化性,故D不正确。故选ABC。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
C. 升高温度可使试管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
D. 从20℃降温到t℃,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甲比乙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张南同学所在的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进行酸和碱的某些化学性质实验,实验情况如下(微溶物质按照难溶性处理):
(实验一)张南同学进行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如图实验一所示,首先张南取氯化铁溶液于试管A中,观察到氯化铁溶液的颜色为(1)_____,向试管A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又观察到有(2)_____色沉淀产生,最终溶液变为无色;张南向试管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明显现象。两个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二)小岗同学观察张南同学的实验过程后,进行了盐酸的性质实验,如图实验二所示,请写出在试管D中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_____。小岗同学实验后将试管D中物质过滤后与试管C中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只有气泡产生的现象,小岗同学得出结论:试管C溶液中碳酸钠有剩余,试管D过滤后的溶液中盐酸有剩余,请对小岗同学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4)_____。张南同学将A、B两支试管中的滤液倒入小岗实验的废液缸中,废液缸中无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废液缸中废液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验证)
小岗同学的实验:取少量废液,滴入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的现象。化学活动小组同学根据上述所有实验,确定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有(5)_____(填离子符号)。
(反思与总结)根据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总结出:在确定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时,可根据(6)_____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中既能制取氧气,又能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写出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气体,当观察到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时,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然后将集气瓶取出正放在桌面上。
(4)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还需要E装置,则E装置应盛放的物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A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A可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________;
(2)B—E四种粒子中: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②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
③B、E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A、E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用到装置F,则装置F中应放入的物质 是______,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
(5)若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时,对铝和铝的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在空气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是由于铝与氧气作用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覆盖在铝的表面。
(性质探究)(1)金属的活动性
甲同学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氯化镁溶液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排在镁的_________。
(2)金属与酸的反应
①铝片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单质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图中从a点到c点曲线上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铝片与pH相同的足量稀硫酸、稀盐酸反应,结果是生成氢气的速度前者比后者慢很多。甲同学认为,可能是两片铝片的大小、质地等不一致的原因,于是将某铝片从中间切成两等份,再分别放入pH相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中,观察反应现象,结果仍是生成氢气的速度前者比后者慢得多。此实验方法是____。乙同学提出,可能是与稀硫酸反应的铝片表面有氧化膜的原因,大家一致表示反对,因为__________。丙同学对比盐酸和硫酸的化学式之后,认为可能是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产生促进作用,你认为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猜想)为了验证是“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猜想,大家一起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如果该实验能证明猜想,则加入的两种溶液的溶质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B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模拟侯德榜制碱法制取纯碱,具体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1)写出NH4C1的一种用途:_____。
(2)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4)母液是 NaHCO3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