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比原子大
B.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能构成物质
C.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D.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粒子大小发生变化

分析 A、根据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大小关系只能说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进行解答;
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
C、根据原子的定义及构成分析;
D、根据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粒子之间间隔大小发生变化分析.

解答 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分子和其它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故A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B正确;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在结构上还可以再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C错误;
D、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粒子之间间隔大小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与理解,并能在解题中正确区分,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3)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不是(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加热某固体时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属于化学变化
B.属于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如果是化学变化,就不可能是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为防止碘缺乏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食盐“加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
(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碘元素(填“碘元素”或“碘单质”) 
(2)若一个人一天从食盐中摄入的碘酸钾的质量为20mg,则进入人体的是碘元素是多少mg?(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操作③的名称是蒸馏.
②向液体C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③小明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泡沫很少且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填“硬水”、“软水”)
(2)小峰用图2装置过滤浑浊的河水.
①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②图中玻璃棒在这一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
③该同学操作完以后发现所得液体仍然浑浊,试分析液体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下面的烧杯不洁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其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一些净水方法将水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城市生活用水来自净水厂,通常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采用过滤方法,有时还需往水中加明矾,其作用是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器生锈B.轮胎爆炸C.食品变质D.燃放烟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C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事  实解  释
A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 后袋子膨胀袋内水分子增大
B不宜用凉开水养金鱼 凉开水中不含氧元素
C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D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减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