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学完中和反应的知识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反应过程,溶液温度变化及如何判断酸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活动一】酸碱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室温下,取10份相同体积100%NaOH溶液于10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一定体积10%盐酸,并测定溶液温度的最高值.记录数据如下:
加入盐酸体积/mL2468101214161820
测得溶液温度/℃25.228.632.036.038.236.735.734.733.732.9
(1)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2)由溶液温度的变化可知,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出(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从实验记录的数据看,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加入盐酸的体积是在8-12mL(填体积范围)之间的某一数值;当加盐酸的体积在12-20mL之间,溶液温度下降,其原因之一是自然冷却.
【探究活动二】如何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4)甲同学提出:可用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
根据化学实验中“反应现象必须明显”的设计原则:你认为要判断酸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应该选用酚酞(选填“石蕊”或“酚酞”)试液作指示剂.
具体的操作是:往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溶液,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5)乙同学提出:可通过测定实验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进行判断.
如图是某同学通过多次测定溶液的pH,画出的曲线,请你回答:
①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溶液中,图中a点表示当加入溶液的体积为V2时,pH=7,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②当加入溶液的体积为V1mL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NaCl和HCl(填化学式);
③滴加的NaOH溶液体积为V3mL时,溶液的pH大于7(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分析 【探究活动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方面的情况.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考虑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中和反应时的能量变化可以通过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来进行判断;
【探究活动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水观察不到现象.判断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以使用指示剂,溶液的PH可以使用PH试纸来测定.

解答 解:【探究活动一】
【解释与结论】(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2)由溶液温度的变化可知,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故填:放出.
(3)从实验记录的数据看,加入氢氧化钠的体积为8-10mL之间时,温度还在升高,加入氢氧化钠的体积为10-12mL之间时,溶液的温度有了呈下降的趋势,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加入盐酸的体积是在8-12mL之间.当加盐酸的体积在12-20mL之间,溶液温度下降,可能原因是反应完全后,加入盐酸起到冷却的作用,故其原因之一是自然冷却.
【探究活动二】
(4)甲同学提出:可用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
根据化学实验中“反应现象必须明显”的设计原则:判断酸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故酚酞为红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故酚酞为无色,石蕊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石蕊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的颜色变化不明显,故选用酚酞.
具体的操作是:往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溶液,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5)乙同学提出:可通过测定实验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进行判断.
如图中的曲线,测定溶液的PH可以使用PH试纸,图中a点当滴加的NaOH溶液体积为V2mL时,PH为7,表明溶液为中性;滴加的NaOH溶液体积为V3mL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其PH>7,故:
①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溶液中,图中a点表示当加入溶液的体积为V2时,pH=7,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②当加入溶液的体积为V1mL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NaCl和HCl;
③滴加的NaOH溶液体积为V3mL时,溶液的pH大于7.
故答案为:
(1)NaOH+HCl═NaCl+H2O;(2)放出;
(3)8-12; 自然冷却(或加入常温下的盐酸起到冷却作用);
(4)酚酞; 往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溶液,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5)①氢氧化钠溶液,当加入溶液的体积为V2时,pH=7,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②NaCl和HCl;  ③大于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方面的内容,还考查了如何判断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可拿回家继续做家庭实验
B.实验完毕,要及时洗净器皿,整理好实验用品,擦净桌面
C.实验中浓硫酸不慎沾到手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D.将实验室制氧气后的废液经静置、过滤、晾干后可回收二氧化锰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今年3月,我国某石油公司的一口天然气井发生井喷特大事故,造成数百人伤亡.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A.COB.H2C.NH3D.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制CO2,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通常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1)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frac{1}{3}$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
(2)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pH测定中,“上层清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把试纸和标准比色卡对照.
【实验思考Ⅰ】反应剩余溶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能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Ⅰ】(1)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取适量氯化钙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不变色.
(2)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
(3)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溶液中还含有盐酸.
【实验思考Ⅱ】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否仍含有CaCO3
【实验探究Ⅱ】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1)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试管中剩余固体仍含有碳酸钙;
(2)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解释“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盐酸浓度增大.
【拓展延伸】(1)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其主要原因是碳酸钙和盐酸继续反应.
(2)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选填“>”、“<”、“=”)8.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有两种物质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氮气、干冰、甲烷、氢氧化钠、碳酸钙等五种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俗称烧碱的是NaOH.
(2)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O2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5)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对比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不是用来做对比实验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组合不能验证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  )
A.铁、铜、氯化镁溶液B.镁、铁、氯化铜溶液
C.镁、氯化铜溶液、氯化亚铁溶液D.铁、氯化铜溶液、氯化镁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
C.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D.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