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镁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镁原子的质子数为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图二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原子”或“分子”),反应后生成的b与c的粒子个数比为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 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 g,请计算: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答案】(1)三(1分) 24.31(1分) 12(1分) 失去(1分)

(2)分子(2分) 21(2分)

(3)9.6 g(2分)

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氯酸钾与氧气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氯酸钾的质量。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2分)

245 96

x 9.6 g

(2分)

解得:x=24.5g(2分)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 g,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 g。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后生成的b与c的粒子个数比为21。(3)加热和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生成的氧气会逸散到空气中,故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生成氧气的质量m(O2)=28.0 g-18.4 g=9.6 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左图中海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 (填离子符号)和Cl构成

(2)右图试管A中气体的化学式为 ,试管B所对应的电源是 (填“正”或“负”)极

(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可供 选择的实验仪器和用品如下。

(1)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氧气时,用a仪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便于控制反应快慢

B.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

C.生成氧气质量更大

(3)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过滤操作,上图仪器以外,过滤还需要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

(4)过滤时,____________(填序号)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过滤结束后,小心取下滤纸,将纸上的固体____________(操作名称),转移装瓶,贴上标签。生活中可以替代滤纸的物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

(5)回收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上述反应中反复使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 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 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无色液体A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会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C;取淡黄色固体D点燃放入C中,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

请你推断(用化学式填空)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

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发生偏转

结论

猜想1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是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 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 (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知:二氧化碳易溶于NaOH溶液,生成碳酸钠)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二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是: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 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A烧杯 B量筒 C集气瓶 D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物质在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查找资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组:CuSO4+2NaOH═Cu(OH)2↓+Na2SO4;乙组: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甲小组把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乙小组把盛有适量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中.然后他们分别将烧杯放到天平上,用砝码平衡,接着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试管内的溶液和烧杯内的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待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请回答:

【实验现象】反应后,甲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 ,乙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 (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解释和结论】甲小组的结论为:

乙小组的解释为:

【反思与评价】比较两个小组的实验设计,若使用的试剂不变,应改进的是: ;由此,你得到的启示是: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 的容器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O3 NaCl NaOH B.KOH Na2CO3 CaCl2

C.NaNO3 NaOH CuCl2 D.NaOH BaCl2 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