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工业“三废”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右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 →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粗盐酸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如图1、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
(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 (2) 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
【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
。
【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氧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集气瓶内空气 | 烧杯内蒸馏水 |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 |
131mL | 90.0mL | 63.6mL | |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 (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明矾搅拌 |
C | 铜丝和铁丝 | 用磁铁吸引 | 观察颜色 |
D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澄清石灰水 | 燃着的木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10 mL量筒量取8.2 mL水
②用l0 mL水和10 mL酒精配制20 mL酒精溶液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氧化铜粉末
④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
A.只有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只有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