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1)X的成分为_________;操作Ⅰ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

(2)加入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Zn、Cu 漏斗(2)Zn+ H2SO4 = ZnSO4 +H2↑ (3)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体飞溅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流程图可知,加入的A为金属锌,固体X为置换出的铜和过量的锌;B为稀硫酸。Z中溶质为硫酸锌;故(1)X的成分为置换出的铜和过量的锌;操作Ⅰ为过滤操作故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2)加入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H2SO4 = ZnSO4 +H2↑(3)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体飞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稀有气体,液氧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洁净的空气,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

2图2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3图3中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将A组中的物质序号填入B组中各项有关内容后的括号中。

A组:A.二氧化硫b.氧气c.稀有气体d.五氧化二磷e.氮气f.二氧化碳

B组①白色固体( );

②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③通电时发出有色光( );

④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供给呼吸( );

⑤光合作用的原料( );

⑥可以用来制化肥的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符号:2N、N2 、H2O 、2CO、SO2 中,数字“2”的意义能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有

A.2个 B.1个 C.4个 D.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2 B.O C.He 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t1℃时,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C.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