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结合如图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代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和装置D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D中盛放___(填物质名称)试剂。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
【答案】试管 A CaCO3+2HCl=CaCl2+H2O+CO2↑ ① 浓硫酸 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解析】
(1)a是试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长进短出,故气体从①端进入;二氧化碳不和浓硫酸反应,可以用浓硫酸进行干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和装置D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D中盛放浓硫酸试剂;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通过压强改变使固体和液体接触或者分开,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
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 g大理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烧碱溶液吸收,同时测量C瓶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分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C增加质量/g | 0 | 3.0 | 5.0 | 6.0 | 6.6 | x | 6.6 |
(1)上表中,第10分钟时,x=_____。
(2)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要写计算过程)
(3)请在如图的坐标纸上,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_____。
(4)B中所装药品为碳酸氢钠溶液,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HCl气体,该装置使测量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探究金属镁的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蒸馏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加热时镁条与水发生反应吗?生成的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1)甲同学认为,加热时应该先将蒸馏水煮沸并迅速冷却,理由是______。
(2)甲同学认为,加热时镁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选填a H2 b N2),不选择另一项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验证)乙同学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结论)(3)镁在加热时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加热后溶液中生成了___性物质。请根据分析写出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讨论交流)(4)乙同学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的红色消失了,出现白色浑浊。在确定酚酞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下,你认为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可能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常向水里加入少量Na2SO4(已知通电时Na2SO4不发生变化)。若水电解装置中盛有4.82%的Na2SO4溶液100g,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水的质量减少了3.6g。回答以下问题
(1)电解水常向水里加入少量Na2SO4的作用是:___。
(2)计算此时生成O2的质量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并计算此时溶液中溶质Na2SO4的质量分数为___?
(3)电解水时,有时会观察到正极产生的气体比理论值偏少,试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②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甲:气体是H2;乙:气体是SO2;丙:气体是SO2和H2。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
(3)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排出玻璃管中的空气;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证明气体中含有H2。
(4)写出D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酸奶营养丰富,富含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多种营养物质,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表 1 某品牌酸奶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每 100 克)
蛋白质/克 | 糖类/克 | 脂肪/克 | 钠/毫克 | 钙/毫克 |
2.7 | 9.5 | 2.7 | 75 | 90 |
但是,普通酸奶含有乳糖,经调查,我国有 88.9%的成人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有55.1%的成年人表现有乳糖不耐受症状(主要症状为腹泻)。因此,在保证普通酸奶基本营养不损失的前提下,乳糖含量较低或无乳糖的酸奶成为乳糖不耐受消费者的需求。相关科研技术人员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开始研发无乳糖酸奶。无乳糖酸奶的工艺流程为:原料乳 → 标准化 → 添加 6%的白砂糖 → 均质 → 巴氏杀菌 → 冷却→接种发酵剂(直投式发酵剂)→ 发酵(37℃、42℃)→ 4℃低温储存。
研究一 发酵酸奶中添加乳糖酶对乳糖水解效果的影响
在 37℃,向普通酸奶中添加不同剂量乳糖酶(剂量分别为 1000U/kg、1500U/kg、2000U/kg、2500U/kg),发酵 3 小时,测得发酵酸奶中乳糖残留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1 所示。
研究二 普通酸奶和无乳糖酸奶发酵过程中的酸度变化
普通酸奶和无乳糖酸奶分别在 37℃和 42℃发酵 8 小时,发酵过程中酸度(从 1 小时开始测量)变化如图 2 所示。
除以上研究,科技人员还在口味、活菌数、保存等方面做了无乳糖酸奶与普通酸奶的对比研究,发现无乳糖酸奶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 1 可知酸奶的主要营养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
(2)由图 1 可知:3 小时内,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添加相同量乳糖酶,发酵酸奶中乳糖残留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B相同发酵时间,乳糖残留量均随乳糖酶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
C乳糖残留量与温度、时间、乳糖酶添加量有关
(3)由图 2,影响无乳糖酸奶酸度的因素是_______。
(4)由图 2 可知:42℃时无乳糖酸奶发酵过程中酸度与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我国绝大部分成年人都有乳糖不耐受症状
B表 1 中“钠”指的是钠元素
C无乳糖酸奶的工艺中至少两步属于化学变化
D无乳糖酸奶比普通酸奶适合更多消费者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质量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氮,造成空气污染。SCR 技术利用车用尿素,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的氨气(NH3),对尾气中的一氧化氮进行处理。
(1)其核心反应原理为氨气和一氧化氮在300℃~500℃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氮气和水,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车用尿素溶液保存时间如表所示,据此推测车用尿素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储存温度/℃ | 车用尿素保质期/月 |
≤10 | 36 |
11~25 | 18 |
26~30 | 12 |
31~35 | 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盐酸、大理石、棉花及下列仪器。请回答问题:
(1)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如用下图的简易制取装置,则无纺布包里装的药品是_______,制取气体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写一点)。
(2)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装入少量药品并加热,导管口开始出现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_______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口。停止加热时,先把_______,再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等,硫酸生产厂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气体,直接排放会形成酸雨,如图是某硫酸厂除去烟气中SO2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硫塔内,将NaOH溶液呈雾状向下喷洒,其目的是________;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写一个)。
(2)再生池内加入的氢氧化钙也可用________代替。
(3)图中操作A指的是________,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