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其中A、B为敞口试管,C盖有严密的橡胶塞.A和B下层都装有煮沸过的蒸馏水,B的上层有植物油,C内是干燥的空气.(每支试管中均放有相同的铁钉)
(1)实验前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 .
(2)通过对比 (填序号,下同)两个试管的现象说明铁生锈必需有氧气参加,通过对比 两个试管中现象.说明铁生锈必须有水参加.从而得出结论: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3)某同学想探究一下铁钉在生锈过程中,蒸馏水中溶有NaCl,对生锈的影响,你帮他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方案.
(4)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了防止金属被锈蚀外,写出一条措施 .
(1)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2)AB;AC.
(3)实验方案为:
取两只相同的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食盐水,取两个相同的铁钉,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将铁钉的一半浸入液体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铁钉的生锈情况,得出结论.
(4)对金属进行回收和再利用,或寻找金属替代品等.
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氧气能够溶解在水中,将蒸馏水煮沸,可以使溶解的氧气从水中逸出,实验前将蒸馏水煮沸,是为了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2)由A、B实验可知,A中的铁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容易生锈;B中的铁只与水接触,不容易生锈;通过对比A、B两个试管的现象说明铁生锈必需有氧气参加.由A、C实验可知,A中的铁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容易生锈;C中的铁只与氧气接触,不容易生锈;通过对比A、C两个试管的现象说明铁生锈必需有水参加.故填:AB;AC.(3)实验方案为:
取两只相同的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食盐水,取两个相同的铁钉,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铁钉的一半浸入液体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铁钉的生锈情况,得出结论.(4)金属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了保护金属资源,可以采取的方法有:采取防生锈措施,对金属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寻找金属替代品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实验小组将制作皮蛋的原料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小亮等几位同学对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有哪些溶质?
【猜想】以下是三位同学的分析与猜想:
有可能剩余另一种反应物,所以你认为溶液中溶质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你认为小亮、小芳、小红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设计实验证明猜想正确。
实验操作 (在短线上填所加试剂的名称) | 预测的现象 | 发生的所有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 |
| | 小红同学的猜想正确 | |
| | 你的猜想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右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已省去)开展有关探究性实验。已知,过氧化氢足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开关K1和K2均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K1、K2,观察现象;
Ⅱ.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察现象;
Ⅲ.打开K1,观察现象;
Ⅳ.回收锥形瓶中的二氧化锰,洗净仪器放回原处。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步骤Ⅲ观察到试管①中的现象是:有气泡从导
管中冒出、 ,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是 反 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
(3)实验完毕后,回收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是 、洗涤、干燥;
(4)由步骤Ⅱ、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探究该粉末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查阅资料】①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
②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
【猜想与探究】
猜想:淡黄色粉末可能是:a.硫;b.过氧化钠;c.硫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与结论】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猜想 |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上述淡黄色粉末,再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 | | 猜想a、c不成立,猜想b成立。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
①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
②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 | 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 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分) |
③ |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室验室开放日,小明、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同学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系列探究.
(1)小明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
猜想可能是① ;② ;….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 | 现象及结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现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同学们认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 、 .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燃烧条件的?
查阅资料
1,在常温下Na2O2与CO2、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
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注意: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现象
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
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D装置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
实验结论
①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
②Na2O2和CO2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
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学生甲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学生乙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思考后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②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填Ⅰ或Ⅱ)
Ⅰ.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Ⅱ.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
(2)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
小斌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 .
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 | 小亮的观点正确 |
方案二: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班化学实验课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
【自制酸碱指示剂】
(1)取少量紫包菜和白菜叶剪碎后分别放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装好待用。
(2)取四支试管分别用NaOH溶液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观察到现象如图,记录如下:
| NaOH溶液 | 稀盐酸 | 苹果汁 |
紫包菜汁液 | ①绿色 | ②红色 | 红色 |
白菜汁液 | ③无色 | ④淡黄色 | 淡黄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
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2 H2O ;乙 CO H2O;丙 NH3 CO2 H2O;丁 CO2 CO H2O 。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是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
下列装置:
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 。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