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1?柳州)某课外活动小组为研究由锌和铜组成的黄铜样品中各成分含量,做了以下实验.取黄铜样品粉末20g于烧杯中,将100g19.6%的稀硫酸分2次加入烧杯中(假设每次均充分反应),得到以下数据:
加入稀硫酸的次数 第1次 第2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 50 5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20 0.10
已知: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计算:
(1)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
0.3
0.3
g.
(2)样品中铜(Cu)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3)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总质量为
109.45g
109.45g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铜和锌的合金中只有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二次加50g稀硫酸时,锌已经反应完全,总共收集到氢气为两次之和;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氢气的质量求出锌的质量,然后再求出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同时也可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解答:解:(1)比较第2次和第1次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可以知道,第2次锌就已反应完全,所以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计算出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0.2g+0.1g=0.3g.
(2)设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锌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              2
x              0.30g
65
x
=
2
0.30g

x=9.75g
所以样品中铜的质量是20g-9.75g=10.25g
(3)反应后的溶液质量是9.75g+100g-0.30g=109.45
故答案为:(1)0.3;(2)样品中铜(Cu)的质量为10.25g;(3)109.45g;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柳州)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11
11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
1
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柳州)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图:
(1)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
试管

(2)E装置用于收集气体时,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在答题卡的装置图中改正;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A
(选填字母,下同);
(4)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设计了以下量气装置(已知:二氧化碳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为气体流动方向):你认为最合理的量气装置为
H
H
(填字母);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导管口应伸到量筒的
b
b
处(选填“b”或“c”);
③某同学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停止后,测得反应残留液的pH=3,然后往此溶液中逐滴滴加不饱和碳酸钠溶液,耗时120s.在滴加过程中,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出现不同现象的时间分别在第40s、第100s.请你:
a.写出最后所得溶液中物质的化学式
NaCl
NaCl

b.在答题卡上,绘出滴加碳酸钠溶液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已知:饱和Na2CO3溶液的pH约为12,NaCl 和CaCl2溶液的pH均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柳州)阅读并回答有关问题: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为庆祝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联合国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请你说出一个化学造福人类的例子.
(2)2010年7月,某化肥厂工人把水注入空的浓硫酸铁贮罐中试压.试压后在未排水的情况下,就把浓硫酸注入此铁贮罐中.当罐中硫酸快用完时,发现阀门有渗漏,他们采用高温的热氧切割机切割阀门,结果引起爆炸.请回答:
①引起爆炸的气体是什么?写出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②在实验室里,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柳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图1),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
1
5
.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
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g?cm-3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色固体 44.1 40 1.82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存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的缘故;
你还能做的猜想是
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交流与讨论】
(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这个现象,大家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木炭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木炭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他们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的改进.
①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更换为白磷,理由是
白磷的着火点低,可以较容易的发生燃烧
白磷的着火点低,可以较容易的发生燃烧

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利用了金属铜的
导热
导热
性;
③与课本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反应,能够减少实验误差
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反应,能够减少实验误差

【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所以乙同学的猜想
合理
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大家采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图2)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左管液面上升了1格,得到了较准确的数据,但又意外发现左玻璃管内壁上端附着黄色固体.
①左玻璃管上端的黄色固体主要成分可能是
白磷
白磷

②左玻璃管下方的液体pH
7(填“=”、“<”或“>”),理由是
五氧化二磷可以溶于水后生成磷酸
五氧化二磷可以溶于水后生成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