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CO2验满B. 收集O2
C. 滴加液体D. 测溶液pH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两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甲、乙,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请同学设计不同方案区别它们。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类别的物质进行区分。
所加试剂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方法一 | 锌粒 | 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 Zn+2HCl=ZnCl2+H2↑ |
方法二 |
(2)同学们在交流实验方案时,小刚设计的“用二氧化碳气体做试剂”引起了一场争论。正方观点:可以区别;反方观点:无法区别。小明赞同反方的观点,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小红则赞同正方的观点,如果你也赞同的话,请你参考下图装置说出验证的方法(简要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原试管所得无色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黑白复印机用的墨粉中常添加Fe3O4粉末,如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Fe304粉末的流程简图。(资料:+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1)判断铁粉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
(2)操作Y的名称为_____,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填名称)。
(3)实验室在制备纯净的Fe(OH)2沉淀时,需要将吸有X试剂的胶头滴管伸到FeSO4溶液液面以下再滴,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
(4)步骤②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此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
(2)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O2。
①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③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④若用B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将B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
(3)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可用__________测a点溶液的酸碱度。
②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加热15 g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可以得到10.2 g 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的加热袋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热。实验小组针对放热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常温下镁粉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且放热。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 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时的室温为22.8℃)
实验序号 | A | B | C | D | E | F |
固体成分 | Mg | Fe | Mg+Fe | Mg+NaCl | Fe+NaCl | Mg+Fe+NaCl |
乙中现象 |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 ______ |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 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 无肥皂泡 | 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
混合物温度 | 23.1℃ | 22.8℃ | 23.1℃ | 24.2℃ | 22.8℃ | 27.2℃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B,乙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____+H2 。
(3)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_____________。
【反思改进】
(4)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没有达到食品加热袋的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猜测,实验F中的反应结束后,甲中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仍然含有铁粉,检验其铁粉存在的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固体混合物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从能量角度去认识化学变化是认识化学的重要手段。实验用品: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量筒、温度计。
实验一:配制100mL 10%的盐酸(密度为1.05g/mL)
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mL(精确到0.01mL,下同):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mL(水的密度为10g/mL)
(2)量取浓盐酸和蒸馏水
(3)混合配制
实验二: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溶液温度变化(△t)℃ | △t1 | 5.2 | 9.6 | 12.0 | 16.0 | 18.2 | 16.7 | 15.7 | 14.7 | 13.7 | 12.9 |
①表中△t1的值为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当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mL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
④根据上表分析,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10mL,溶液温度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是______。
⑤其他条件不变,若改用20%的盐酸进行滴加,结合对上述曲线的分析,大胆猜想新曲线最高点的位置(不考虑溶液密度和比热容的变化及热量散失等影响因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下图: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A到B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 ____________。
③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________(填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大于乙
B. 20℃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 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从30℃降温到10℃其质量分数减小
D. 10℃时,向50g水中加入乙可得65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3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