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鉴别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A.鉴别涤纶和羊毛面料,可以测质量或灼烧闻气味进行鉴别
B.硫酸铵和石灰石的鉴别,可以加水溶解或加熟石灰进行鉴别
C.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可以测pH值或蒸发结晶进行比较
D.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可看颜色或加盐酸进行比较小

分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性质间的差异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使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侧质量无法鉴别,错误;
B、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石灰石不可以,硫酸铵易溶于水,石灰石不溶于水,两种方法都可以鉴别,正确;
C、食盐水和蒸馏水的pH都是7,不能用测pH的方法鉴别,食盐水蒸发结晶有晶体析出,蒸馏水,没有,错误;
D、真黄金和假黄金都是金黄色的,观察颜色无法鉴别,加盐酸假黄金有气泡产生,真黄金没有现象,方法不都正确,错误;
故选B.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仪器按要求完成了气体的制备.请回答: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②锥形瓶⑥长颈漏斗
(2)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的操作方法是:将玻璃管润湿,用力均匀的插入橡皮塞
(3)小明同学在制取气体时使用的仪器是①③④⑤⑦⑩,他制取的气体是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4)小兰同学成功地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则她一定不会使用上图仪器中的④⑦⑩(填序号).
(5)小芳同学顺利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已知她使用了仪器②⑥,那么她还需使用如图仪器中的⑤⑨(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的新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根据意义写出相应的符号:
钙原子:Ca;              
2个铝原子2Al;
硫元素:S;              
m个氩原子mA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有一溶液是由盐酸、硫酸、稀硝酸、硫酸铁、氯化铁、硝酸铁几种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不可能是以下组合中的(  )
A.硝酸、硝酸铁B.硝酸、硫酸铁C.盐酸、氯化铁D.盐酸、硝酸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实验室提供下列盛有药品的仪器,可用来证明某气体中含有水蒸气的装置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2010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领到了会议通知、日程表、便签纸等东西都是采用“石头纸”.全国“两会”首次使用环保易降解的“石头纸”,体现了低碳生活的理念.“石头纸”的主要原料为碳酸钙,加上少量聚乙烯和胶合剂做成的,其外观与普通纸相似.
(1)关于石头纸,同学们议论纷纷,下面三位同学有关石头纸说法错误的是丙同学
甲同学:推广使用“石头纸”替代普通书薄纸,可以减少砍伐树木
乙同学:推广使用“石头纸”替代塑料包装纸,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丙同学:石头纸含碳元素肯定是有机物
(2)小刚和小强同学得到了石头纸样品,很有兴趣去研究石头纸.
他们两人各想出一种办法鉴别“石头纸”与普通纸:
◇小刚:分别点燃这两种纸,观察到不易燃烧的是石头纸;
◇小强:在纸上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石头纸”;
(3)小刚和小强很想测定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刚正纳闷,小强同学突受启发,对小刚说找到办法了.两人交流一下,了解到“石头纸”主要原料为碳酸钙,其他物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于是决定实验:
他俩取石头纸样品10克放在烧杯里,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
他们两人各想出一种办法计算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小刚:根据“固体残渣质量为2.1克”,求得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9%;
◇小强: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0克+100克-106.5克=3.5克)也求得了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强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小红和她的同学学习了金属活动性及稀硫酸的一些性质后,对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
【建立猜想】
猜想Ⅰ: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猜想Ⅱ:铜与浓硫酸能反应,且可能生成氢气.
【实验探究】
实验Ⅰ: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片铜,再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试管中无现象;
实验Ⅱ:再给上述试管加热,试管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反应后的溶液小心地注入到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溶液呈现出明显的蓝色.
【分析猜想】
(1)溶液呈蓝色,说明生成了硫酸铜
(2)根据实验现象及已有的知识推断,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氢气,很可能是一种含硫元素的气体.
【查阅资料】
(1)常见的含硫元素的气体有二氧化硫和硫化氢.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似,都能和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3)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能恢复原来的红色,硫化氢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4)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均有毒.
【实验探究】为了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成分,小红和她的同学进一步实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溶液又恢复了红色.
【实验结论】(1)在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
(2)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拓展延伸】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小红和她的同学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我能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①2个氯离子2Cl-②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2O;
③8个二氧化氮分子8NO2;  ④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stackrel{+3}{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