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____________;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2)乙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为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 试管①中的物质 X 和试管②中的物质 Y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气体膨胀,瓶塞迸出 没有 X是氧气,Y是氯化钠溶液

【解析】

1)红磷燃烧,会发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瓶塞容易迸出,气球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气体膨胀、瓶塞迸出;

该实验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取用红磷的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2)该实验是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根据控制变量法,X应是氧气,Y应是氯化钠溶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在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填“a”“b”)。

2M点的含义_____

3)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试管②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含铁

B.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C.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

D.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Mg2+、Fe2+

(3)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则试管④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_____(写化学式)。

(4)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

②滤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_____

步骤2:静置,向上层清夜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5)在上述(4)的实验探究中,步骤1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是国家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

饮酒驾车

20mg/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

醉酒驾车

血液中的酒精合量≥80mg/100mL

白酒、酒精和啤酒中均含有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饮酒后酒精可进入人体血液中。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2)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饮酒会使人的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 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mg,属于_______驾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铜废料进行回收并合理应用:

(1)将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

(2)古代湿法冶金的原理与图中步骤_____(填“Ⅰ”“Ⅱ”“Ⅲ”)的反应原理相同。

(3)利用化学方法从不溶物A”中提纯铜单质: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方法和一些基本实验。请结合下图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果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用F装置干燥气体,则F装置可盛 ___。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_____________(填“b”或“c”)端导管口通入。

3)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置块状固体),C装置的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 Cu(OH)2 CuO 固体

C.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D.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省淮南是产煤大市,将煤进行气化、液化变成清洁能源对环境保护起重要作用。煤气化和液化示意图如下。

1)煤属于_______(选填混合物纯净物)。

2)第①步分离操作是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

5)从煤直接作燃料到将煤进行气化、液化变成清洁能源,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装有10mL浓氨水,烧杯B中装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溶液。用一个大烧杯将AB两个小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溶液变为红色。关于酚酞变红,化学探究小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酚酞溶液是酚酞与水的混合物)

猜想一:从A烧杯中蒸发出水蒸气,部分水分子运动进入B烧杯,使酚酞变红;

猜想二:从A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分子运动进入B烧杯,使酚酞变红;

猜想三:从A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分子运动进入B烧杯与水结合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一是不可能的,理由是_____

(2)为了探究另外两种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一张滤纸浸入酚酞溶液中,1min后取出,悬挂在通风处晾干,用剪刀将其剪成两片

将其中一片干燥滤纸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滤纸不变色

氨气____(选填不能”)使酚酞变红,猜想二___(选填正确错误”)

在另一片滤纸上滴几滴蒸馏水,再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滤纸变成____

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猜想三___(选填正确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