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用图中操作可完成甲、乙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 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的玻璃棒都是用来搅拌的

C. 乙实验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D. 乙实验中,若所用烧杯刚刚用清水洗过,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答案】C

【解析】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去除难溶性杂质的关键一步是过滤.A说法不正确;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B说法不正确;配制溶液时,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多,从而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C说法正确;配制溶液时,如果所用烧杯刚刚用清水洗过,烧杯内壁会留有一部分水,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D说法不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稀盐酸还可以用来除铁锈,写出涉及的反应方程式_____

3)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F装置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氧气组合。则氧气从_____端(填左或右)通入。

4)制取并收集干燥 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_____(填序号)。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进入G装置的气体是_____H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图1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有:①通过氧气时,白磷易被冲散而较难与氧气接触;②逸散的五氧化二磷会造成空气污染。 2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改进实验装置,由ABC三部分组成。请认真阅读下列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资料卡:氢氧化钠能吸收CO2SO2SiO2P2O5等氧化物;

Ⅰ.在仪器①中加入1药匙二氧化锰,用注射器吸入约4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刺入橡皮塞中。

Ⅱ.在广口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其中上部,旋紧双孔塞,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

Ⅲ.取一块绿豆大小的白磷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约80℃热水(热水的高度以小试管高度的二分之一为宜);放白磷的试管必须要小,其原因是_____

Ⅳ.缓慢推动注射器。仪器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装置B小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①有气泡产生;②_____

VP2O5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_____

(填向左向右或不,下同)偏转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_____偏转。

实验结论

猜想1正确

猜想2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思评价)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甲组实验方案不合理。

(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容器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质量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气球膨胀产生的浮力干扰了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改进装置后同学们再次进行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

(拓展应用)硝酸铵(NH4NO3)固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不同的分解反应,则下列各物质中不可能是该反应产物的是_____(填序号)。

ANH3 BH2O CSO2 D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图中操作可完成甲、乙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 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的玻璃棒都是用来搅拌的

C. 乙实验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D. 乙实验中,若所用烧杯刚刚用清水洗过,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HClBaCl2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B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假设反应都是充分完全):

(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4.4g;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9.7g。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结果均保留0.1%

1)混合溶液中B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若实验中混合溶液与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后所得滤液的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图甲到图乙的反应现象是_____

图中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_;若用正确操作测得丙中溶液的pH5,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稀硫酸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请你另选不同种类物质,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过量的实验方案_____

3)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

某小组同学在进行乙实验时,发现有气泡冒出,他们猜测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已经_____(用方程式表示)。于是他们又取了部分反应前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少量的_____(碱溶液),通过_____现象,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小组同学对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准备对这瓶溶液继续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对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做出了猜想:

猜想1.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_____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1正确

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同学们把方案中的某溶液换成了_____溶液,通过实验现象确定了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并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3)某同学在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

4)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_____。(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____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填①或②)通入。

6)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氰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a)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填序号);

b)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及鉴别是中学化学重要的研究内容。

1)课堂上在完成“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Ⅰ.溶质为氯化钠;Ⅱ.溶质为氯化钡和氯化钠;Ⅲ.溶质为_____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与解释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_____溶液(填化学式)

无明显现象

猜想I正确

_____

猜想Ⅱ正确,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有气泡产生

猜想Ⅲ正确

2)同学们在实验操作训练中,利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AB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①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什么?_____

②小明取废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为了证明溶质成分,还需要补做的实验是什么?_____(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3)将足量石灰石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______________

猜想一

正确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

空气中______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_____是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