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有A、B、C、D、E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
①A+CuO→Cu+B   ②B+H2O→C   ③C$\stackrel{△}{→}$B+H2O④B+Ca(OH)2→D+H2O   ⑤D$\stackrel{高温}{→}$B+金属氧化物
⑥B+A$\stackrel{高温}{→}$E
(1)试推断A.B.C.D.E各为什么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A.C  B.CO2  C.H2CO3  D.CaCO3  E.CO
(2)写出①、④两个反应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注明还原剂:
①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C为还原剂    ④CO2+Ca(OH)2=CaCO3↓+H2O.

分析 根据A+CuO→Cu+B,可知A具有还原性,所以A可能是一氧化碳、碳或氢气,对应的B为二氧化碳或水;B+H2O→C,则B为二氧化碳,A不可能时氢气;③C$\stackrel{△}{→}$B+H2O,则C为碳酸,B+Ca(OH)2→D+H2O,则D为碳酸钙;根据B+A$\stackrel{高温}{→}$E,则A为碳,生成的E为一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根据(1)A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B,可知A具有还原性,则A可能是一氧化碳、碳或氢气,对应的B为二氧化碳或水,根据(2)C能分解为B和水,则B为二氧化碳,A不可能时氢气,根据(3)则C为碳酸,根据(4)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则D为碳酸钙,根据(6)二氧化碳能与A反应生成E,则A为碳,生成的E为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C,B是CO2,C是H2CO3,D是CaCO3,E是CO;
(2)反应①是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C为还原剂;
反应④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1)C,CO2,H2CO3,CaCO3,CO;
(2)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C为还原剂;
CO2+Ca(OH)2=CaCO3↓+H2O.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Fe( Fe2O3)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NaOH溶液(Na2CO3 )Ca(OH)2+Na2CO3=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1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待红磷燃烧熄灭、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看到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且上升到刻度“1”处.

(2)甲同学:用木炭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基本不变,水不会倒流.
(3)乙同学:用铁丝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4)丙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D.
A.装置有点漏气                B.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C.镁条的量不足                D.镁条与空气中的其它气体发生了反应
(5)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反应物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不是气体.
(6)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 35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填序号).
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3 mL刻度处才停止.
若操作③中没有用弹簧夹夹橡皮管,其他操作步骤相同,则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有试管内产生大量白烟,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待试管冷却后,注射器活塞将停在1mL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列物质①硫  ②铁  ③木炭  ④镁条  ⑤红磷,它们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都只填序号)①,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①,火星四身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②,能产生一种无色无味,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③,产生大量白烟(能作烟幕弹)的是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向下列各组物质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其现象与图象描述一致的是(  )
A.HCl和Ba(NO32B.CuSO4和H2SO4C.CuSO4和Na2SO4D.Na2SO4和B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6x+2N2,生成物x为常见物质,关于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氮、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
C.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D.该物质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甲、乙、丙是三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且甲和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乙是CO(填化学式).
(2)若甲是液体化合物,丙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乙在通电的条件可生成丙,则甲和乙的组成元素相同(填“相同”或“不同”).乙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补充钙元素可预防贫血
B.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可灼烧闻气味
C.治疗胃酸过多可服用氢氧化钠
D.提高农作物产量可将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
B.用适量稀硫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用紫色的石蕊溶液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用足量稀盐酸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