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实验目的: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实验操作:加水溶解 |
B.实验目的:鉴别NaOH和Ca(OH)2溶液;实验操作:加Na2CO3溶液 |
C.实验目的:除去CaO中的CaCO3;实验操作:加足量稀盐酸 |
D.实验目的:除去CO2中的CO;实验操作:通入足量 NaOH溶液 |
B
解析试题分析:进行物质鉴别时,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加以鉴别,所选的鉴别试剂与物质混合时,应有明显的不同的现象;除杂质的原则:首先方法要可行,既要能除掉杂质,又不能和需要的物质反应,同时也不能添加新的杂质,另外,实验操作越简单越好。A、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易溶于水,加水溶解无法检验NaCl中是否含有Na2CO3,故A错误;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混合产生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不反应,可以鉴别,故B正确;C、盐酸不仅能和杂质碳酸钙反应,而且能够和主要成分氧化钙反应,故C错误;D、将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被吸收,一氧化碳不反应,因此除去的是二氧化碳,故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aO中的CaCO3 |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
B |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是否熄灭 |
C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D |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欲鉴别它们,较好的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
C.向各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 D.用燃着的镁带伸入各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都正确的个数有( )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① | CuSO4溶液 | 稀H2SO4 | 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
② | NaCl | MgCl2 | 加入饱和NaCl溶液溶解、过滤、干燥 |
③ | Cu粉 | Fe粉 | 用磁铁吸出 |
④ | Na2CO3粉末 | NaHCO3粉末 | 加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HCl( CO2) | 适量NaOH溶液 | 洗气 |
B | NaCl (NaOH) | 过量稀盐酸 | 蒸发结晶 |
C | CO2(CO) | 足量O2 | 点燃 |
D | 稀盐酸(稀硫酸) | 适量硝酸钡溶液 | 过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化学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很重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生成物中有气体(气泡)产生 |
B.排水集气法: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还不能收集气体 |
C.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即可 |
D.检查装置气密性:导气管伸入水中,手握容器外壁,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CuO(Cu) | HCl溶液 | 溶解、过滤 |
B | NaCl(Na2SO4) | 适量BaCl2 | 吸附 |
C | KCl(MnO2) | H2O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D | SO2(HCl) | NaOH | 洗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