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上述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方案设计】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你认为原因   
讨论后大家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与结论】(1)请你填写实验报告中①、②处的内容.
实验实验现象实验内容
A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气泡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便收集,不宜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产生气泡,速率迅速减慢,反应几乎停止.无法持续产生CO2,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C       
(2)根据探究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与迁移】(1)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反应速率要适中,便于收集等.请你再写出一种需要考虑的因素:   
(2)如图是一种灭火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用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来产生CO2的理由是   
【答案】分析:根据浓盐酸挥具有挥发性,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方案设计】因浓盐酸挥具有挥发性,使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纯,所以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故答案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出的CO2不纯;
【实验与结论】B中反应产生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C中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速率适中,气体便于收集;
(1)粒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气体的收集;
(2)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①产生大量气泡;②反应速率适中,气体便于收集;  CaCO3+2HCl═CaCl2+H2O+CO2↑;
【拓展与迁移】
(1)在确定实验反应原理时时:要从原理是否科学、严谨、合理,装置和操作是否安全、简便、现象明显,药品是否易得、经济、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故答案为:制出的气体要纯净;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灭火器用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来产生CO2的理由是:增大溶液的浓度,可使反应速率增大,能够迅速产生大量CO2,用来及时地灭火,使火灾的危害降到最低.故答案为:能够迅速产生大量CO2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浓盐酸挥具有挥发性,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科技小组的同学将16克氧化铜和过量的炭粉均匀混合,设计如图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精英家教网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和b的名称是:a
 
,b
 

②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实验中最多能得到铜的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
 

④同学们想通过测定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以进一步分析氧化铜和炭粉反应产生的气体除CO2外是否还有其它产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如下:
装置 反应前 反应后
a 试管的质量36.2g
氧化铜和炭粉混合物的质量为20.0g
试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为54.8g
c 反应后瓶内液体比反应前增重1.1g
分析数据发现,反应中消耗碳和氧元素的质量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⑤在保证装置不漏气、称量准确、操作规范,并且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前提下,你认为导致上述④中结果可能的原因是:
 

⑥有同学认为用下图装置代替上面的加热氧化铜和炭粉混合物的装置,加热前先通一会气体x,停止加热后再通一会该气体,这样可使实验测得的数据更能准确的说明问题.你认为在O2、N2和H2三种气体中,x应选择的气体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4、同学们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溶液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如图),溶液变成了红色,但是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为此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甲:可能是酚酞溶液变质的缘故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 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缘故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常用酸碱指示剂,遇碱性溶液变红.
【讨论分析】(1)甲同学提出猜想后,很快被小组同学否定了,其理由是若酚酞试剂变质,就不可能出现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的现象.
(2)经过认真思考,大家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其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设计】(3)为验证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 现象结论
①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某氢氧化钠溶液.  排出水中溶解的氧气  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又消失.
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②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然后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隔绝空气
【试验方法】(4)为验证丁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方案一:分别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取少量并滴加2滴酚酞溶液.
现象和结论:质量分数小的溶液中红色不消失,质量分数大的溶液中红色会消失,则证明
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有关

方案二:
将滴有酚酞溶液且质量分数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或做对比实验,取质量分数大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后,滴入酚酞溶液

现象和结论:出现红色且不褪去,结论同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Al和Cu的活动性时,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Al丝浸入CuSO4溶液中,他们发现在铝的表面覆盖红色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是H2   ②乙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是O2
③丙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是SO2    ④丁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是CO2
[分析]从CuSO4的水溶液中所含元素种类分析,甲同学认为丁同学的猜想是不成立的,理由是CuSO4的水溶液中
无含碳元素的物质存在

[实验探究]
①乙同学用试管收集了一试管气体,嗅了一下气味,发现无气味,证明同学的猜想也不成立.
②进一步用实验探究该气体的成分: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收集一试管该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口以内 乙同学的猜想不成立
收集一试管该气体,将燃着的木条伸到试管口点燃 甲同学的猜想成立
[反思]由该探究实验可知CuSO4溶液显
性(填“酸”或“碱”或“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查阅资料可知下列信息:
部分性质 生理作用
维生素C
化学式:C6H8O6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稳定,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请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1:12
9:1:12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9%
40.9%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维生素C的还原性进行实验探究,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说明维生素C在空气中氧化除跟氧气有关外,还与
温度
温度
有关,因此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蔬菜维生素C的损失
(填“大”或“小”)
(3)①该兴趣小组同学对某果汁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反应原理为:C6H8O6+I2═C6H6O6+2HI
实验步骤如下:
a.取果汁饮料10mL,用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到50mL
b.加醋酸溶液酸化
c.加入少量指示剂
d.逐滴加稀碘水至完全反应,实验测得恰好反应时,消耗溶质碘的质量为25.4mg,计算该果汁饮料每100mL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多少毫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②有些同学在测定时,未加醋酸溶液酸化,测得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小于其他同学,其原因是
因为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易被氧化,未加醋酸溶液酸化时,一部分维生素C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所以测定结果偏小
因为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易被氧化,未加醋酸溶液酸化时,一部分维生素C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所以测定结果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钢铁的冶炼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图1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

(1)写出图1中A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2)实验过程中通入CO质量与红色粉末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⑤
①⑤
;(填序号)
①a点表示开始通入CO,反应开始发生;
②b点表示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开始发生;
③c点表示红色粉末已充分参加反应;
④d点表示反应结束后仍需继续通入CO;
⑤可根据通入CO的质量计算出红色粉末的质量.
(3)图1装置中的不足之处是
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
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

(4)该实验炼制的铁与工业炼制出的铁最大的区别是
该实验炼制的铁是纯净物,工业炼制的生铁是混合物,含有一定量的碳
该实验炼制的铁是纯净物,工业炼制的生铁是混合物,含有一定量的碳

(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上述实验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取了7.2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重新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3所示,则原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5:1
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