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
B.蜡烛在燃烧前由固体变为液体
C.将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可以变浑
D.吹灭燃着蜡烛产生的白烟主要是二氧化碳
D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点燃棉线灯芯,可以看到灯芯下方的石蜡受热熔化,热的液态石蜡被吸上烛芯,继续受热而化为气态石蜡,气态石蜡燃烧形成黄白色的火焰,发光、放热;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上,会看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水(进而推出其中含有氢元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二氧化碳,熄灭时有一股白烟生成,用火柴去点燃它,蜡烛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石蜡气化后的石蜡蒸气被点燃,熄灭时的白烟就是石蜡蒸气遇冷凝成的石蜡小颗粒形成的.
解答:解:A、蜡烛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并放出热量,正确;
B、点燃棉线灯芯,可以看到灯芯下方的石蜡受热熔化,由固体变为液体,正确;
C、将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D、熄灭时的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成的石蜡小颗粒形成的,可以燃烧,不是二氧化碳,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推断题

(6分)图14中字母A~I分别表示不同的常见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
系,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2)写出与A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另一种物质的名称和其一种用途:名称_______用途
_____________。
(3)写出C、G的化学式:C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为了调节学校花圃中土壤的酸碱度,需要施加熟石灰。课外活动小组对学校库存的熟石灰准备进行实验,确定其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该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实验步骤及操作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并振荡
①吸取上层清液于pH试纸上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①pH>7
          
部分变质
①pH=7
          
                      
            
②没有气体产生
                    
小卫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试验,确定该熟石灰样品已部分变质。试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后,小名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他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
(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
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Fe3O4
Fe2O3

分解温度/℃
1538
1400

熔点/℃


1535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2】
(1)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2)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理论探讨】
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_____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_____。
【拓展延伸】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_;
(2)有些食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3)下列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填字母)。
A. FeO       B. Fe2O3        C. 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2)问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5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研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段,放入水中,
看到蜡烛浮于水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 将火柴火焰靠近蜡烛(不点燃,如图甲)看到蜡烛逐渐熔化,此时石蜡发生的变化是             变化;点燃蜡烛,看到石蜡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观察火焰,发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三层,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上(如图乙)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位于火焰的         部的火柴梗最先发黑,由此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要说明蜡烛燃烧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应证明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请设计一实验加以验证:                                       
(4) 将蜡烛点燃后罩上一只烧杯(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发现蜡烛火焰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你提出一个与蜡烛有关,需要再探究的新问题:________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校同学以“探究常见金属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为课题进行实验探究。
【所用药品】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Al、X、Cu三种金属。
【实验记录】
 
 
Al
X
Cu
现象
开始时
几乎无气泡产生
产生气泡速度慢
无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
产生气泡速度快
产生气泡速度慢
无气泡产生
【分析与结论】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铝表面产生气泡且速度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在操作实验时缺少的一个操作步骤是                             
⑵三种金属的化学性质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两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进行实验: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写出A、B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B、                                            
(3)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你认为导致乙同学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9分)有一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
(3)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_________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___________ (颜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请回答:
①烧杯中___________ (填“有”或“无”)不溶物;
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1)反应开始后,在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中有_______生成,被加热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成后,把被加热的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可以看到有____色的铜,这是由于_。
(3)右图中酒精灯上加一金属网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再撤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