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液化气是生活中常用燃料,下图是液化气燃气灶具的示意图。

⑴上图所标物件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写化学
式),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_______。
⑵当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就需要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⑶写出一种防止钢瓶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液化气通过加压能压缩到钢瓶中,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⑴Fe 或Cu  塑料 
⑵氧气不足,液化气燃烧不充分   增大
⑶喷漆等(合理即可)
⑷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加压时会变小。

试题分析: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铜和铁属单质,钢属合金;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在此处的合成材料是塑料;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烧不充分,根据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完全、越剧烈,那么要增大空气的量;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接触,要防止生锈,那么可以喷漆等隔绝空气和水分;液化气通过加压能压缩到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加压时分子间隔变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B.原子可以被创造,但不能被消灭
C.原子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创造
D.原子总是不断地被创造和被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成语、诗词的化学解释,你认为错误的是      
A.李白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 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分子扩散运动
B.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是指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
C.于谦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描述的是石灰石碾碎成粉末状的物理变化过程
D.成语“百炼成钢” 是指通过反复锤炼,减少铁合金中碳元素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D.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为解离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热胀冷缩现象:微粒的间隙改变B.水用于灭火:水能降低着火点
C.酸有相似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有H+D.蔗糖溶液不导电:蔗糖以分子形式分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
分子不断运动
B
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
糖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C
氯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氯气分子加压变小
D
盐酸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H+和Cr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食盐溶于水不溶于油
微粒间相互作用不同
B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
气体分子间隔变大
C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
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不一定发生变化
B.不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同种原子不可以构成分子
C.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溶液,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烧杯A中溶液变红色,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小强同学对A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色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A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1:B烧杯中挥发出的蒸馏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2:B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使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3:B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与A烧杯中水反应的生成物使
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酚酞试液、氨气、浓氨水、蒸馏水。
(1)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猜想      肯定不成立,原因是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