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9?南京)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火柴、蜡烛、烧杯三种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与假设】1.有可燃物    2.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设计与实验】
验证对比实验
假设1示例:加热烧杯,烧杯不可燃(仿照示例填写 )
点燃蜡烛,蜡烛可燃;
点燃蜡烛,蜡烛可燃;
假设2常温放置蜡烛不燃烧(仿照示例填写)
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假设3点燃蜡烛,蜡烛在空气中持续燃烧(仿照示例填写 )
将燃着的蜡烛扣入一只烧杯内,蜡烛逐渐熄灭.
将燃着的蜡烛扣入一只烧杯内,蜡烛逐渐熄灭.
【得出结论】猜想正确,燃烧必须同时满足
3
3
个条件,只要破坏
1
1
个燃烧的    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反思质疑】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查阅资料1】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细铁丝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磷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表达与交流】根据上述内容和课本中对“燃烧”的描述,你认为
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
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
叫做燃烧.
【反思质疑2】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查阅资料2】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取长短相等,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的细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
取长短相等,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的细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
分析:【设计与实验】明白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即物质具有可燃性、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此试验是对比试验,从假设1可知烧杯是不可燃烧的物质,后面的就要填写可燃物;假设2是没有达到着火点,后面就要填写达到着火点的物质;假设3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后面就应填写氧气不充分时的燃烧现象;
【得出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表达与交流】据资料可知镁的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以及铁丝和磷的燃烧现象,总结燃烧的定义.
【设计实验】根据[查阅资料2]可知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是因为有碳的原因.要证明这一点就要取含碳铁丝与不含碳铁丝进行比较.
解答:解:【设计与实验】明白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即物质具有可燃性、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然后仿照示例填写表格;此试验是对比试验,从假设1可知烧杯是不可燃烧的物质,后面的就要填写可燃物;假设2是没有达到着火点,后面就要填写达到着火点的物质;假设3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后面就应填写氧气不充分时的燃烧现象.
故表格中的内容是:假设1:点燃蜡烛,蜡烛可燃;
假设2: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假设3:将燃着的蜡烛扣入一只烧杯内,蜡烛逐渐熄灭.
【得出结论】从试验可知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进行.
故【得出结论】部分的答案为:3、1;
【表达与交流】通过资料中的信息,“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细铁丝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磷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可知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
故【表达与交流】部分答案为: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通过【查阅资料2】知“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要验证这一点,可进行对比试验,也就是取含碳铁丝与不含碳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
故【设计实验】答案为:取长短相等,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的细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
点评:本题通过对比试验的形式,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以及什么是燃烧.培养学生动手试验的能力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南京)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盐酸、,10%的盐酸三种溶液.
(1)配制10%的盐酸的步骤打:①稀释  ②汁算  ③装瓶并贴标签  ④量取浓盐酸和水.其正确的顺序为
②④①③
②④①③
(填序号).
(2)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看到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是
有白雾产生
有白雾产生

(3)他们忘记了给配制的三瓶溶液贴上标签,想对未贴标签的三瓶溶液进行鉴别.老师只给他们提供了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和胶头滴管,如果你是小组的成员,请用简便的方法鉴别出三种溶液,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分别取三种少量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2、分别取步骤1检验出的氢氧化钠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
1、分别取三种少量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2、分别取步骤1检验出的氢氧化钠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

溶液变红色,
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步骤一没有变色的两种溶液至溶液变为无色,观察两种溶液滴加的数量
溶液变红色,
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步骤一没有变色的两种溶液至溶液变为无色,观察两种溶液滴加的数量
则是氢氧化钠溶液,
加的滴数少则是5%的盐酸,多的则是10%的盐酸.
则是氢氧化钠溶液,
加的滴数少则是5%的盐酸,多的则是10%的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初中化学上下册综合测试题(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南京)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下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CaCO3、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g,经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南京)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盐酸、,10%的盐酸三种溶液.
(1)配制10%的盐酸的步骤:①稀释  ②汁算  ③装瓶并贴标签  ④量取浓盐酸和水.其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
(2)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看到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是.
(3)他们忘记了给配制的三瓶溶液贴上标签,想对未贴标签的三瓶溶液进行鉴别.老师只给他们提供了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和胶头滴管,如果你是小组的成员,请用简便的方法鉴别出三种溶液,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南京)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下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CaCO3、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g,经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