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请将下列物质与对应的性质和用途用直线连接。
(1)氧气 | (6)固态易升华吸热 | (11)用于金属切割 |
(2)二氧化碳 | (7)硬度大 | (12)制作玻璃刀 |
(3)金刚石 | (8)具有还原性 | (13)作消毒剂 |
(4)乙醇 | (9)具有助燃性 | (14)制造云雾 |
(5)一氧化碳 | (10)能杀菌消毒 | (15)冶炼金属 |
(1)________ ________ (2)_______ _______ (3)_______ _________
(4)________ ________ (5)_______ 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C,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
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
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
(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________
(4)请你根据他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固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己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举例该物质在生产中的一个实际应用为______。
(2)由物质B转化为物质C,常用于燃烧的方法,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D,常用于检验气体C,该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图示实验是课本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下列从控制变量法角度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ab的不同点是可燃物种类不同,相同点是温度都相同
B. ac的不同点是温度不同,相同点是可燃物种类相同
C. bc的相同点是都有可燃物,但有两个不同点
D. ab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白磷燃烧更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最低氧含量数据如表:
请结合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可燃物名称 | 蜡烛 | 木炭 | 棉花 | 红磷 | 白磷 |
最低氧含量/% | 16 | 14 | 8 | 8.8 | 3.2 |
(1)图1为教材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图:请写出集气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结合数据,你认为红磷适合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吗?你的理由是:______。但实验过程中又确实看到进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容积的.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图2是拉瓦锡的实验装置,回看拉瓦锡的实验选择汞的优点有:______(不定项选择)
A.实验过程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后又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3)请你结合数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密闭装置内红磷熄灭后的空气中还有氧气,写出操作步骤和现象:______。
(4)已知当氧气浓度为10%﹣14%时,人仍有意识,但会出现判断失误,且本身不察觉。当氧气浓度为6%﹣8%时,人会呼吸停止,并在68分钟内死亡。所以为进入某储藏蔬菜的地窖,一般都会进行灯火实验,结合数据分析使用蜡烛做灯火实验可靠吗?并说明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如图:
(1)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
(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
(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_____(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4)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错误的是( )
A. 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时,发现将钠放入溶液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为了进一步探究,小组同学将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
查阅资料)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分析、思考、实验)钠放入溶液中产生的气泡,应该是______;取固体A加入过量稀盐酸,A全部溶解,且无气泡产生,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提出问题)滤液B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有和NaOH猜想:有和
猜想:______;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或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取滤液B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硫酸铜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 ______ |
方案二:取滤液B少许于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 方程式为:______ | 猜想成立 |
方案三:取滤液B少许于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 现象为:______ | @@@/ |
(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三不可取,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其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57 | 4 | 8 | 9 |
反应后质量/g | 21 | 待测 | 8 | 41 |
则反应后B的质量为______;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__;该反应中A和B两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