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分)根据不同种金属与同种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也可根据同种金属与不同种酸反应的快慢,来判断不同种酸的酸性强弱。
为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和固定装置已略去)。

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镁条,同时将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注入相应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2)实验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中曲线变化规律,可得出盐酸酸性比醋酸(填“强”或“弱”)       

(3)实验中稀盐酸与镁条反应时,量筒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比理论值高,可能的原因是       
①反应放热                   ②试管中有氢气残留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酸液进入试管,占据了一定的体积
(1) Mg +2HCl = MgCl2+H2↑ 置换
(2) 强
(3) ①④

试题分析:(1)盐酸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此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基本类型。
(2)从图中可以看出,盐酸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快,说明盐酸酸性比醋酸强。
(3)实验中稀盐酸与镁条反应时,量筒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比理论值高,就要从造成气体体积增大的原因考虑,如气体受热膨胀,即金属和酸反应放出热量;或进入的液体占据一部分体积等,如酸液从注射器进入试管,占据了试管的一部分体积。
点评:同种酸与不同中金属反应时,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同样,同种金属与酸反应时,酸性强的酸反应速率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5分)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但人体排出的CO2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某同学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是:一同学反复慢慢从呼吸口呼吸,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CO2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最终产物,请回答:

(1)呼气时,乙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2)甲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丙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请写出甲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能验证实验目的的现象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绿色并具有浓淡的条状花纹(见右图),是矿物中最吸引人的装饰材料之一,也是人类最早冶炼铜的原料。某校课外小组同学欲在实验室验证碱式碳酸铜制铜的反应原理。

【查阅资料】
1.Cu2(OH)2CO 2CuO+CO2 + H2O
2CuO+C2Cu + CO2
2.CuO为黑色固体,化学性质和氧化铁相似。
(1)实验l:加热分解碱式碳酸铜。装置如图所示。

①A中固体的变化为____。
②欲证明反应后有水生成,B中所盛试剂为____。
③反应结束时的操作应该是____,理由是____。
(2)实验2:木炭和氧化铜反应。
将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放进试管加热,反应后将试管中的粉末倒出,有铜生成,还有少量黑色粉末剩余。该小组同学设计方案验证黑色粉末的成分。
【作出猜想】
剩余黑色粉末可能是:①氧化铜;②木炭;③木炭和氧化铜。
【实验验证】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该黑色粉末为氧化铜
(3)某同学探究在实际反应中,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时反应物的最佳质量比,设计方案如下:
 
配方l
配方2
配方3
配方4
木炭质量(g)
0.4
0.5
0.6
0.7
氧化铜质量(g)
8
8
8
8
上述设计方案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5分)某校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水田或池塘里常常不时地冒出一些气泡,他们为了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1)甲同学在用木棍搅动水田中的淤泥,并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的气泡上方,收集气体,如此重复几次后集满了两瓶气体。
(2)乙同学将其中一个集气瓶的玻璃片移开少许,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盖好玻璃片反复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有         ;然后移开玻璃片,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瓶口,剩余气体燃烧起来,他认为该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足以说明甲烷的存在,原因是     
(3)为了验证这种可燃性气体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丙同学把另一瓶气体组装为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旋开活塞放水到集气瓶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导管的尖嘴处,气体燃烧起来。紧接着的操作、现象和判断是:①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含碳元素;②           

干燥管中的碱石灰(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为准确测定气体成分,小组同学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进行后续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是      
(3) 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                       ,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
现象是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酒精灯的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5分)某学习小组用右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1)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主要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
(3)若实验用铜锌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L,为求出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       (填字母);
A.反应前加入稀酸的体积B.反应前加入稀酸的质量分数
C.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
(4)若实验用铜锌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       
(5)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得到锌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分析,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和H2O。浓硫酸是干燥剂,能吸水。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的混合物,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                       ,若不发出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不变。
结论:(4)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5)写出H2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                       
【思维拓展】
(6) 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其中A、C是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B是未包过氧化钠的棉花。实验中观察到A、C棉花依次燃烧,B棉花未燃烧。

(1)B棉花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能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条件。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燃烧条件的?
【查阅资料】1.Na2O2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NaCl、H2O和O2
2.在常温下Na2O2与CO2、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3.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小组同学设计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
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①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
②Na2O2和CO2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学生甲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学生乙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思考后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②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