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A、B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B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②A元素和B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③写出磷与A元素的单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13;(2)质子数不同;(3)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化合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可知B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

(2)因为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可知A元素和B元素的本质区别;

(3)根据磷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根据A、B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

(1)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可知B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3.

(2)根据元素的概念,可知A元素和B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3)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故答案为:(1)13;(2)质子数不同;(3)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化合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

(1)收集气体;将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 (填“m”或“n”)进入瓶中.

(2)若用于检验气体:如检验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假设一: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假设二:该气体不是二氧化碳请你仿照(1)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SO2 B.NH3 C.N2 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化学的视角和认识厨房中蕴含的丰富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2)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3)天然气是主要的家用燃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4)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原因是

(5)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是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标准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下列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燃烧时有少量黑烟产生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4)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a、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此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降低温度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C.60℃120g硝酸钾与100g水充分混合可以形成饱和溶液

D.60℃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30℃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颜色的圆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属于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填“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

(3)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