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葡萄糖 C.氢氧化钠 D.植物油

【答案】D

【解析】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葡萄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环境、资源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_________。

(2)煤块粉碎成煤粉后燃烧会更充分,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化石搬料的燃烧会引发许多环境问题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导致________。请你从减少二氧化碳产生的角度提条减缓该环境问题的措施____________。

(4)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的物质,如采“组合转化技术,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化学式为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 B.火药爆炸 C.粮食酿酒 D.高炉炼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 B.硫酸—H2SO4 C.氧化铁—FeO D.氢氧化钾—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 :1

B.产生氧气的体积是氢气的两倍

C.该实验证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0月6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在青蒿素(C15H22O5)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 B.青蒿素属于有机物

C.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将CO、CO2和O2各1mol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冷却后该容器内的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A、1:1 B、1:2 C、2:3 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D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填写化学符号),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填序号)。

(2)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填序号)。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原子序数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2Al+6HCl=2AICl3+3H2↑)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______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在绘制锌的图像时,a点所对应的锌的质量m为多少?(通过计算回答)

(3)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根据上图可知,“银粉”是_______。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