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观察图片,结合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 反应后的粒子一定是水分子
C.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A、反应中)与 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的分子,因此为化合物;而表示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所以为单质;故A不正确;
B、虽然 中原子的个数比是2:1,但反应物的分子是和,即化合物和单质的反应,类似于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反应后的微粒不一定是水分子,故B不正确;
C、反应前的三个分子中共含有2个原子和4个原子共6个原子,反应后的二个生成物的分子中含2个原子和4个原子共6个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故C不正确;
D、反应前的分子是和,反应后的分子是,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A的仪器名称_____。
(2)利用反2H2O22H2O+O2↑制取氧气,组装发生装置时,除了选用上述仪器中的B、G、J之外,还需选用的两种仪器是_____(填字母)。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
(4)通常状态下,HCl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HCl,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e(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还能任意弯曲的细铁丝,在新制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写一种);经过改进后实验成功了,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或装少量水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 | ||||
反应后质量 | 待测 | 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C一定是反应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
C. 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 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
(2)在符号①Fe3+、②H2O2、③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
②变化中“”和“”的质量比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09年邵阳市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小聪同学抽到的试题是“探究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他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缓慢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想起忘记加指示剂了,便补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老师给予小聪的评定是结论不准确。请你帮小聪分析老师的理由是:_____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小聪实验后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同学想研究铁、铝、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
(1)现有打磨过的铁片、铝片、铜片,再自选两种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铝、铜、氢的位置,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
(2)某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将乙、丙实验后的剩余物倾倒至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甲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无气泡产生,写出乙丙混合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最后此烧杯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____的相等。
(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5)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l℃,则最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 P点表示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50%
D. 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处于Q点的甲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应采取降温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