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来熄灭,家用电器着火时,不能立即用水浇灭,防止触电,高层住房着火时,不能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发现煤气泄露时,不能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应该先开门窗通风,再检查。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铱星公司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其发射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下列关于铱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铱元素的质子数为70 B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

C铱元素核电荷数77 D铱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 、B

(2)图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图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点燃酒精灯。

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4)图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5)对照图实验,你认为图I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2分)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

(1)明确实验目的;(2)收集有关资料;(3)设计合理方案;(4)进行科学实验。

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装置图回答(所用装置图序号用字母表示):

(1)张雨同学欲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则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是_________和_______(均填试剂名称),反应的反学方程式为______ ,应选择的制取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乙快(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直接反应制取乙炔,同时生成氢氧化钙。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若要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有一瓶变质的NaOH,(部分变成Na2CO3)将其烘干后搅拌均匀,取样20g,加入28.7g水配成溶液,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10%的Ba(OH)2溶液171g,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时,过滤得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出求解生成NaOH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烘干后变质的NaOH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MgO和Mg(OH)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共5g,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5g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A.1.2g B.12g C.4.8g D.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碳元素。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甲是单质;乙、丙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丙的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1)分别写出甲转化为乙、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

(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8分)实验室用石蕊染成的四朵干燥的紫色小花。

上面实验:(I现象_______;说明___________;

(II现象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III)现象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

(IV现象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