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氯化铵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温度为t3℃时,30g A溶解到50g水中,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g
(3)t3℃时,A,B,C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编号、下同),将上述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
A. A>B>C B.B>A=C C.B>A>C D.B>C>A
(4)从A与混有少量B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结晶的方法.
(5)向氯化铵与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请写出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C>B>A
(2)75
(3)C;A
(4)降温
(5)NaCl+AgNO3=AgCl↓+NaNO3
【解析】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2)温度为t3℃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所以30g A溶解到50g水中,最多溶解25g,得到75g的溶液;(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即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t3℃时,A、B、C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A>B>C,故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将上述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AB的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的溶解度变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同,而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3℃时C的溶解度,所以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4)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从A与混有少量B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5)向氯化铵与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银溶液,二者均可与硝酸银反应,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
所以答案是:(1)C>B>A;(2)75;(3)A;C;(4)降温;(5)NaCl+AgNO3=AgCl↓+NaNO3(合理均可).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掌握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和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即可以解答此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净水时,可加形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之沉降.通常用的方法,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常用做吸附剂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这些变化均属于变化.
(2)许莹同学设计了电解水简易装置,其中A,B电极由金属曲别针制成.通电后的现象如图所示.与A电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与B电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其体积比约为 .
(3)可用来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右边盘上放被称量物品,左边盘上砝码为10g,游码在标尺上0.3g处,天平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 )
A.10.3g B.10.7g C.9.7g D.9.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1年12月,网上报道某公司非法使用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草甘膦(化学式为C3H8NO5P)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白色结晶,易溶于水、乙醇等,不可燃,常温下稳定.计算:
(1)草甘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草甘膦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精确到0.1%)
(3)33.8克草甘膦中含有多少克磷元素?(写出计算步骤,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浸泡买来的蔬菜时可以加入适量的
A.纯碱 B.白酒 C.白糖 D.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对氢氧化钠固体猜想】
猜想Ⅰ:该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猜想Ⅱ:该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猜想Ⅲ: .
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和推断】
①小华同学取一定量该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入适量水配成2mL溶液,然后向其中投入0.2g的熟石灰粉末,振荡,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于是小华就得出猜想Ⅰ不成立的结论.小明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密,其理由是 .
②经过同学们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只要取一定量该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入适量水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两种试剂就能验证三种猜想.其实验过程: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滴加2~3滴 , 观察现象.
若经过实验证明猜想Ⅱ成立,则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Na2CO3含量的测定】
同学们经过实验发现该氢氧化钠固体已部分变质,该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该氢氧化钠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I)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10.0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进行实验.
【说明】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II)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G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浓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⑥再次称量G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4.4g.
(III)问题探究:
①F中的试剂应为 .
②B装置的作用是 , H装置的作用是 .
(IV)反思与评价:
请你仔细分析此次实验并结合所求出的该氢氧化钠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对此次实验进行评价;如果此次实验存在不足之处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如果此次实验不存在不足之处,此空格不要填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对它进行研究:
(1)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名称是 ,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或“失”)电子,成为(填“阴”或“阳”)离子,离子符号为 .
(2)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共同之处是;在第一主族中,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共同之处是 .
(3)研究表明: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由此推断:第三周期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原子;失电子能力最强的是原子,具有稳定结构的是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