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A中的试管口为什么应略向下倾斜?______
(2)写出选用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采用C(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到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请简述验证该气体的实验方法______
【答案】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H2O22H2O+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解析】
(1)固体中含有水分,加热时变成水蒸气而逸出,试管口处的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而凝结成水珠而附着在试管口,为了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的炸裂,所以应该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装置B是在常温的条件下来制取气体的,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不需要加热,所以可以选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若采用C(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到一种气体,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以是氧气或二氧化碳;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所以该气体是氧气,氧气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体,因此研究其制法极为重要。
(1)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是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___不同。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与实验室制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碳酸钙(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不仅是因为这种原料中含有___________(填元素或“碳酸根”),而且来源非常广泛。
(2)某小组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思路研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确定反应原理)
I.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Ⅱ.甲同学认为:应该选择反应(足量)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不同意甲的观点,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确定实验装置)
I.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Ⅱ.若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进行制取实验)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无水乙醇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小组同学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1)无水乙醇(CH3CH2OH)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CH3CH2ONa)和一种初中阶段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2)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3)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后会变成蓝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 猜想二:CH4 猜想三:H2
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上述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 |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生成 | 猜想三成立 |
乙组同学认为只完成上述实验,猜想二也可能成立。理由是______。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步验证: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点燃,燃烧产物依次通入A、B装置(如图),测得两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变化如下表。
A装置 | B装置 | |
实验前 | 257.6g | 144.2g |
实验后 | 257.8g | 144.2g |
乙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证明猜想______成立
(得出结论)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反思)甲组同学受到乙组同学的启发,认为只需要增加个实验:再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就能使本组的实验方案更加完善。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______(填 “合理”或“不合理”)。
(拓展延伸)要确认该实验过程中所用的乙醇是无水乙醇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的重要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注:“→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例如①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可以表示为S→SO2等②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可以表示为HgO→Hg
(1)B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若E为一种白色的固体,则E物质的名称为_____
(3)若B→C转化过程找那个出现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的现象,则C的化学式_____。
(4)A→B转化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写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皆可)
(5)有关实现B→D转化的化学反应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②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
③该反应一定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转换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C、E的化学式:C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2)写出E物质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4)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B. 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 若P、Q是盐和水,则M、N必有一种物质是酸
D. 若16gM 和64g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实验探究。
(观察与记录)
(1)按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集气瓶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2)若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明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小丽同学认为也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分析与思考)(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1/5。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归纳与总结)(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若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