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

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证明通入的气体

是二氧化碳

证明小苏打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 CO2

A. AB. BC. CD. D

【答案】AD

【解析】

A、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故不能达到目的;
B、向烧杯中燃着的阶梯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能达到目的;
C、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能达到目的;
D、将盐酸倒入小苏打中,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气体,使得燃烧的蜡烛熄灭,但是并不能证明该气体就是二氧化碳,还有可能是水蒸气,或其他不可燃、不助燃的气体,故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A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注生产实际)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现代农业生产需施用一定量化肥,某化肥厂生产化肥的流程如下:(已知10℃时K2SO4的溶解度为9.3gNH4Cl的溶解度为33.3g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

2)吸收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NH4HC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4)在生产流程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有___

5)复分解反应Ⅱ的发生温度需控制在10℃的原因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在t3℃时,先向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甲、乙,充分溶解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2所示;再将溶液温度降至t1℃,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字母abcd为相应烧杯内溶液的标号)

1)烧杯①中溶解的是固体______(填)。

2)图2和图3中,烧杯内的溶液一定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烧杯内溶液的标号)。

3t2 时取一定量甲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成100g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

4)关于图3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 若两烧杯都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则两烧杯中一定都有固体析出

C 若继续降低温度,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一定变小

D 保持温度不变,若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并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剩余固体质量可能 不变(混合时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难溶于水),还含有少量SiO2(难溶于水、不与稀硫酸反应)、Fe2O3等杂质。工业上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取铜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

查阅资料:Fe2SO43Fe=3FeSO4

仔细分析流程,请回答:

1)固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溶液c中阳离子有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操作一、二、三均为________(填操作名称)。

4)在气体a生成CaCO3的过程中,发生反应:CO2+CaCl2+2NH3+H2O=CaCO3↓+2XX的化学式为______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若所得溶液C的质量为240t,测定出溶液C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0%,请计算固体d中铜的质量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且符合题意的是_____

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

B.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4+H2O

C.证明铁和铜的活动顺序2Fe+3CuCL22FeCl3+3Cu

D.电影《流浪地球》中,刘启想到了木星表面是氢气,从而想引爆木星,写出引爆木星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个装置均可用于证明 SO2 易溶于水。

1)甲装置中,在水面下松开橡皮塞,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2)按乙装置组装仪器,该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关闭活塞K_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____,则装置不漏气。收集一瓶 SO2,打开活塞 K,向长颈漏斗加水至如图位置,关闭活塞 K,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 H2SO4 CuSO4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 H2SO4 CuSO4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注:硫酸铜溶液略显酸性)

1c 点混合溶液与 NaOH 恰好反应完全,此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写化学式)。

2)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请计算该混合溶液中 CuSO4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

3)若在 100g 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上述氢氧化钠的溶液,请你画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作图)____

4)该实验方案能证明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发现镁片完全溶解、石灰水浑浊。

(一)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1)镁和盐酸的反应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甲同学测得反应后试管内溶液pH<7 ,该溶液pH<7的可能原因是:

①MgCl2溶液的pH<7;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乙同学将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冷却,加入镁粉并滴入酚酞,溶液颜色无变化,再加热,发现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

【猜想】对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乙同学提出猜想:

MgCl2+2H2O=Mg(OH)2↓+2HCl,大家都认为此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

【查阅】资料1:Mg(OH)2难溶解于水,升高温度可加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资料2:K、Ca、Na、Mg等活泼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产生碱和气体。

【实验】乙同学重新在滴有酚酞的热水中加入镁粉,观察到液体慢慢变红并浑浊,镁粉表面产生气泡。收集并点燃气体,发现能燃烧。乙同学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丙同学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

Mg(OH)2

MgCO3

溶解性

难溶于水

微溶于水

热稳定性

受热易分解,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受热易分解,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什么气体呢?

猜想

实验方法

现象

结论

二氧化碳

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①不成立

氧气

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________放入瓶中;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②不成立

氢气

第一步,点燃产生的气体;

第二步,在火焰上罩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

气体能被点燃;

烧杯内壁无现象;

猜想______成立

(填序号)

_____

甲烷

实验探究二:

【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作出猜想】丙同学根据资料分析认为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和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1)根据实验Ⅰ的现象,写出加热白色不溶物时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

(2)实验Ⅱ中 称量“干燥的晶体”质量为2.85g,由此通过计算确定白色不溶物是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 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 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试管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

B. 0℃时,甲试管中的溶液一定不饱和,乙试管中的溶液一定饱和

C. NaCl中含有少量Na2CO3,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Cl

D. 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试管中加入对应溶质的质量大于乙试管中加入对应溶质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