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请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的物质是(填写代号)C;
(2)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填写代号)B;
(3)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选填序号)①③④⑤⑥.
①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的浓度也相等
②t1℃时,A、B、C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③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④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B)>m(A)=m(C)
⑤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⑥将t2℃的A、B、C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B,因为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很小;①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的浓度也相等不正确,因为没有证明是饱和溶液;②t1℃时,A、B、C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正确;③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④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B)>m(A)=m(C)错误,应该是m(B)>m(A)>m(C);⑤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不正确,C有可能发生变化;⑥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当都是饱和溶液时,C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解答 解:(1)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答案为:C;
(2)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B,因为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很小;故答案为:B;
(3)①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的浓度也相等不正确,因为没有证明是饱和溶液;②t1℃时,A、B、C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正确;③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④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B)>m(A)=m(C)错误,应该是m(B)>m(A)>m(C);⑤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不正确,C有可能发生变化;⑥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当都是饱和溶液时,C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⑤⑥;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结晶的方法,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t1℃时,12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是60克.甲乙两杯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能析出晶体的是乙物质(不考虑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同一个化学符号(  )
A.H2OB.O3C.NO2-D.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2N表示氮原子的个数为2个        Ca2+表示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
一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增强(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二为确定气体和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H2(写化学式).
(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测】:
查阅资料1:Mg(HCO32能溶于水.
①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
②白色固体可能是Mg(OH)2
③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2
【实验】:
①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
查阅资料2: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
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含有Mg(OH)2,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8.8g,则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84: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即可放出
B.从空气中可以得到氮气和氧气,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C.O2转化为臭氧(O3),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D.凡是含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C
A.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C.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
D.用厨房清洁剂除铁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已知氮的某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16,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NOB.N2OC.NO2D.N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也有多种可能?”
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2②只有CO  ③既有CO2,又有CO.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会立即变成蓝色.
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的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根据小雨的设想,请你完成填空:
(1)若试纸不变色,石灰水变浑浊,则只有 CO2
(2)若试纸变色,石灰水不变浑浊,则只有 CO;
(3)若试纸变蓝,石灰水变浑浊,则既有CO2,又有CO.
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小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反思与评价:
(1)实验开始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碳与氧气反应干扰碳与氧化铜反应实验产物的检验;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没有一氧化碳尾气处理(吸收)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