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
一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增强(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二为确定气体和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H2(写化学式).
(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测】:
查阅资料1:Mg(HCO32能溶于水.
①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
②白色固体可能是Mg(OH)2
③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2
【实验】:
①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
查阅资料2: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
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含有Mg(OH)2,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8.8g,则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84:29.

分析 (一)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二)氢气燃烧能够产生淡蓝色火焰,不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猜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物质的组成情况;
【实验】
碳酸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通过计算可以判断物质的质量比.

解答 解:(一)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增强.
故填:增强.
(二)(1)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氢气,氢气的化学式是H2
故填:H2
(2)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白色固体可能是Mg(OH)2,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2
故填:Mg(OH)2
【实验】
①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
故填: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②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水的质量是1.8g.
故填:Mg(OH)2
解:设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
Mg(OH)2$\frac{\underline{\;\;△\;\;}}{\;}$MgO+H2O,
  58             18
  X              1.8g
$\frac{58}{X}$=$\frac{18}{1.8g}$,
X=5.8g,
则碳酸镁的质量为:22.6g-5.8g=16.8g,
氢氧化镁和碳酸镁的质量比为:5.8g:16.8g=29:84,那么碳酸镁和氢氧化镁的质量比为84:29.
故填:84:29或29:84.

点评 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饮水中毒经抢救无效去世.经检测水中含有“N-二甲基亚硝胺”成分,系室友投毒.N-二甲基亚硝胺,化学分子式为C2H6N2O,密度和水差不多,性状也较为稳定,是一种高毒性的化合物,会引起肝脏等器官急性损伤、衰竭,人体摄入不高的剂量就会致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二甲基亚硝胺中碳与氢元素质量比是1:3
B.N-二甲基亚硝胺,密度和水差不多,性状较稳定,具有高毒性,这属于物理性质
C.1个N-二甲基亚硝胺分子中共有11个原子
D.N-二甲基亚硝胺进入人体到肝脏,需要进出心脏4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制取及性质的相关问题:

(1)图1中用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不熄灭的可能原因是长颈漏斗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造成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装置漏气给分).
(2)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图2,观察到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中产生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某同学将制取的CO2通入装有NaOH溶液的透明软塑料瓶中(如图3)后,发现瓶子变瘪了,为了验证CO2是否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他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CaCl2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就可证明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
(1)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氧气+铜$\stackrel{加热}{→}$氧化铜.
(2)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②③.(填序号)
①装置漏气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数11-17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结合下图回答:

(1)原子序数为15的原子质子数为15;最外层有5个电子.
(2)结合上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内容:①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Al3+,写出17号元素的离子符号Cl-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数关系密切;
(4)从11-17,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原子结构(或元素的性质)呈现出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请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的物质是(填写代号)C;
(2)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填写代号)B;
(3)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选填序号)①③④⑤⑥.
①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的浓度也相等
②t1℃时,A、B、C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③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④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B)>m(A)=m(C)
⑤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⑥将t2℃的A、B、C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现在有木炭、硫、磷、镁、铁和石蜡这六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能产生白光的有木炭、镁,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有磷.
(2)生成物是固体的有磷、镁、铁,生成物中有气体的有木炭、硫、石蜡.
(3)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是铁.
(4)实验前需要事先在瓶中装少量水或细砂的是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按要求写出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1)实验室不加热制取氧气,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分解反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在集气瓶中加水的原因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铁丝在氧气里燃烧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为了防止熔化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炸裂,应当在瓶内铺一层细沙,或加入适量的水.
(2)加热紫黑色晶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加热固体混合物制氧气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1),属于分解反应的是(2)(3),属于氧化反应的是(1).(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