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要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方法是   (至少写两种).

(3)图中P点的含义是 

【答案】 (1) C>B>A;(2) 蒸发溶剂、加入A物质、降低温度;(3) t2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解析】

试题分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2)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方法是蒸发溶剂、加入A物质、降低温度;(3)交点表示该温度下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图中P点的含义是t2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

(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

第一次:溶解时搅拌;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考溶解度曲线图分析的原因:

(4)看图可知,200C时NaCl的溶解度为 g,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 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现有某黄铜(铜锌合金,假定其他成分均不与盐酸反应)样品,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测定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实验要选择的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若产生的气体从左向右流,则接口的顺序

(填接口字母代号);

(3)细心观察发现:盛装溶液的试剂瓶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都有磨砂部分,所不同的是集气瓶的磨砂部分位于

a.瓶底内壁 b.瓶口边缘 c.瓶颈内壁 d.瓶底外壁

(4)仪器组装好后,在开始实验时,要先

(5)若实验样品的质量是9.9g,实验中测定氢气的体积是1.1L(氢气密度为0.09g/L),则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生成物全部为化合物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未改变

D该图示能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B. 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C.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 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要称12.9g氯化钠,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则此时应

A.加氯化钠 B.减去一部分氯化钠

C.向左移动游码 D.减少砝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5分)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如图4)。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 (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 (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厨房中报警器检测到煤气泄漏,从分子性质角度解释,这是利用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可以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在学习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后,归纳的知识网络如图,图中“-”两端的物质可以反应.请帮助该同学进行完善和纠正.

(1)图中的A类物质可能是

(2)该同学针对金属和酸的反应,写出了下面一个化学方程式:Cu+H2SO4(稀)═CuSO4+H2↑,有的同学认为该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理由是

(3)老师告诉同学们:对于酸和盐的反应,可以用厨房中的常见物品进行实验,其中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品是 (填名称或俗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