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将a的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变为饱和溶液
B.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c>b>a
C. t2℃时,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
D. 将等质量t3℃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2℃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a=c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过滤操作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的边缘要_____漏斗边缘.
(2)过滤时,烧杯口应靠在_____,液面要_____滤纸的边缘;玻璃棒要靠在_____;漏斗下端的管口应紧贴_____.
(3)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该操作用于水的净化,所除掉的是水中的_____杂质.
(5)过滤两次后观察发现,过滤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装置(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仅器),某化学小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1)小梅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她按照要求设计了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她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她制取氧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她将药品换成了石灰石和稀盐酸,使用上述装置也制备出了干燥的二氧化碳,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路同学将少量CO2气体通入到足量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溶液中迅速出现白色浑浊,而将一定量CO2气体通入到足量NaOH溶液中,却始终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CO2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小路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利用如图装置G、H分别进行探究来证明上述猜想。其共同原理是CO2与NaOH溶液反应,会导致容器内气压降低。
①实验现象:装置G中的软塑料瓶_____,装置H中的瓶内气球胀大了,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小美同学对小路方案的严谨性提出了质疑: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1体积CO2,因此,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即另一种可能原因是_____。
③小美同学将装置I中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她选择稀盐酸作为检验试剂,那么,你知道小美的该实验方案设计吗?(简述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 _______℃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 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t2℃时,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__(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 ________g 该溶质。
(4)t1℃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是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纳米级铁粉常用作食品脱氧剂,但该铁粉在空气中易自燃,需小心保存。某课外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在实验室设计实验并制取食品脱氧剂,流程如下图所示。
(1)食品脱氧剂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过程②中,H2与FeCl2在高温下发生的是置换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过程②中氮气不参与反应,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寻找常温下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并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效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四组对比实验中,效果较差的是( )
A. 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
B. 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 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 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