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水之问。

(1)通过如图1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元素组成,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_____________mL.

(2)福安山川秀美,小林秋游带回一瓶山泉水,取样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则该山泉水属于_____________ (硬水软水”)

(3)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若存在细菌,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用_____________方法处理。

(4)“海波是常见的基本药物,为无色透明晶体,熔点为48°C,沸点100°C,用图2装置对海波进行熔化,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可多选)

A 此实验中水起到控制温度的作用

B 水能迅速加快海波的熔化

C 使海波受热更均匀

【答案】氢、氧 氧气 102.5 软水 煮沸 AC

【解析】

1)水的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若该电极是正极,则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10mL,若该电极是负极,则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2.5mL

2)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取样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则该山泉水属于软水;

3)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可以加热煮沸,能有效的杀灭细菌。

4A.此实验中水起到控制温度的作用,故正确;

B.水不能迅速加快“海波”的熔化,故错误;

C.使“海波”受热更均匀,故正确。

故填: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是金属氧化物,B是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E是红褐色沉淀,反应③是物质F与氧气、水发生的化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

(2)化学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写出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③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A转化为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A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

4)指出物质 H 的一种用途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人的探究学习。

资料:

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C,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C。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C左右;

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测得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3)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2,氯酸钾分解温度_____(高于等于低于”)其熔点。

2)分析图2,在氯酸钾分解前,传感器测得氧气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检查装置气密性

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

没有明显现象

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

_______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

二氧化锰受热不分解;氯酸钾受热较长时间后分解。

冷却后, “Y” 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人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加热时间段与步骤木条很快复燃

用化学方式表示_______

请回答:

完善上述表格。

②步骤IV中,将二氧化锰混人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小华认为根据步骤IV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____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二氧化锰粒径大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取两份等质量氯酸钾,分别加入等质量、粒径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进行加热,用传感器测得固体残留率(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前固体质量之比)如右图:

(1)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发生反应的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分析上图,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______。催化效果更好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探究二:催化剂用量及催化剂种类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编号

氯酸钾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VmL氧气

所需时间/s

实验1

5

171

实验2

5

二氧化锰

0.25

79

实验3

5

二氧化锰

0.5

49

实验4

5

二氧化锰

2.5

93

实验5

5

氧化铁

0.5

58

实验6

5

氯化钾

0.5

154

(3)表中所列三种催化剂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

(4)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时,催化效果最好。

(5)氯化钾_____________(”)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V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原因是_____________

探究三:二氧化锰质量在反应前后的变化

同学们发现每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结束后,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他们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分离并测量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二氧化锰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1: (其中Cl2有刺激性气味)

2:

3:

(6)3步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变化为_____________

(7)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质量小于反应前的质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A.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

B. 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

C.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

D. 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至a克时,溶液中反应为

B.滴至b克时,溶液中含HClNaCl两种溶质

C.滴至c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至d克时,溶液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变化属于______变化(选填物理”“化学),原因是___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

2)第三个方框的物质属于_______(填序号:①混合物、②纯净物、③单质、④化合物、⑤氧化物)。

3)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颀,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仪器是______________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取已配好的5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