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此方法制备并且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小明同学用F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 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②中的澄清石灰水 .
②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若两支蜡烛几乎同时熄灭,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答案】(1)集气瓶;(2)2KMnO4K2MnO4+MnO2+O2↑;AE;
(3)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水;H2O+CO2=H2CO3;变浑浊;②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倾倒二氧化碳的速度过快(“倾倒时集气瓶的开口太大”、“蜡烛火焰高低距离太近”等符合要求的答案均可).
【解析】(1)标号仪器是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2)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收集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
(3)①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石蕊试液变红,因为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反应方程式是:H2O+CO2=H2CO3;试管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沉淀;
②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 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能支持燃烧;若两支蜡烛几乎同时熄灭,有可能是倾倒二氧化碳的速度过快,两支蜡烛几乎同时接触到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两支蜡烛火焰高低距离太近等;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氧气与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
B.面粉与玉米粉:碘水
C.铜绿与二氧化锰:看颜色
D.酒精与白醋:闻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滤渣中一定有Fe粉
B.滤渣中一定有Cu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 .
(2)用温度计的液泡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计显示温度升高,其原因是 .
(3)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 ,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实验室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①配制该溶液的步骤:计算、 、溶解(混匀)、装瓶贴标签;
②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 ,a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符号).
(2)2011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今年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由 种元素组成.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 个原子.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82克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省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个考题:①粗盐提纯②酸的化学性质③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凯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请回答:
(1)由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你认为小凯抽到的是第 个考题;
(2)以下是小凯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请找出他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
、 ;
(3)仅用上述仪器(药品另选),也能完成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
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那么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下图中选择的装置是 .
写出下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
(5)实验室也可以用如图F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如果装置中是空气,则氧气从 进入;如果装置中装满了水,则氧气从 进入.(填字母).
(6)某考生在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时,实验结束后,所用仪器的放置方法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