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分)某NaCI样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含有残余的MgCl2、CaCl2和Na2S04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A是(写化学式)             
(2)实验步骤①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3)实验证明,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4)实验过程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5)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认CaCl2是否残留在了NaCl样品中,请你利用溶液D进行实验确认判断:(说明选用试剂、现象和结论)__                                  __
⑴ BaSO4   ⑵ Na2SO4    ⑶ NaCl  MgCl2
⑷ MgCl2 + 2NaOH= Mg(OH)2↓+ 2NaCl
⑸ 用试管取少量溶液D,向其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原样品中含有CaCl2
若无明显现象,则说明原样品中没有CaCl2

试题分析:加氯化钡产生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所以一定有硫酸钠,过程中所以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镁和氯化钙,向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有沉淀产生,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氯化镁,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MgCl2 + 2NaOH= Mg(OH)2↓+ 2NaCl,得到的D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钙,验证方法为:用试管取少量溶液D,向其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原样品中含有CaCl2; 若无明显现象,则说明原样品中没有CaCl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盐酸先生闯迷宫(如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就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B.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测定液体的pH
C.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得到电子,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504双吸剂”,其成分为铁粉、生石灰等。实验小组同学对一包使用过的“504双吸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使用后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Fe + 2FeCl3 === 3FeCl2
【进行猜想】固体成分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进行实验】
甲同学的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     ,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有   
不含Fe2O3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试管底部有不溶物,
     
固体中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实验质疑:你认为甲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乙同学的实验:
       
综合上述实验过程和数据回答问题:
① 加足量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504双吸剂”使用后固体的成分是     
【反思与评价】
依据甲、乙同学的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甲同学实验中得到的浅绿色溶液中溶质一定有FeCl2、CaCl2
B.乙同学实验过程中共有3个反应发生
C.乙同学实验中得到的黄色溶液中溶质为FeCl3、CaCl2
D.甲、乙两位同学实验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个兴趣实验。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中吹气,发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于是他们决定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查阅资料】
1. 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CO2、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2. 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含量:N2:74%;O2:16%;水蒸气:6%;CO2:4%
3. CO2既不与NaHCO3反应,也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
【猜想与假设】
1. 可能是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2. 可能是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3. 可能是_______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实验验证】
实验I:验证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甲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制取并收集了一瓶CO2气体,将包有Na2O2的脱脂棉放在燃烧匙中,伸入集气瓶,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得出结论,猜想1成立。乙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理由是__________。

图 1
同学们经过讨论,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用图2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打开止水夹K,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K。注入稀盐酸,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

【解释与结论】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II: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分)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某市规划确立了“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海水综合利用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参与探究:
问题一、海水制镁过程中如何富集镁离子?
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
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石灰乳。
丙:向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石灰乳。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___________的设想最为经济合理(选填“甲”、“乙”或“丙”)。
问题二、粗盐提纯过程中如何除去可溶性杂质?
【查阅资料】
粗盐中含有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设计实验】
提纯时,先向粗盐水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目的是_____①________;再加过量的____②______,除尽杂质阳离子;滤去沉淀,向滤液中加入__③_____,将溶液的pH调为7,即得到精盐水。
问题三、海水“制碱” 的产物成分是什么?
同学们从某企业取回少量碳酸氢钠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样品,为确定其成分,进行
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甲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
乙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氢氧化钠;
丙的猜想: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他们做出上述三种猜想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与分析】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完全
溶解,再加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的猜想
不成立
2
取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明显现象
只有甲的
猜想成立
【实验结论】
海水“制碱”的最终固体产物是碳酸钠。
【数据分析】
在取回的样品中加入20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同学们带回了多少克固体样品?(要求有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鉴别CaCO3和Na2CO3
鉴别盐酸、NaCl溶液、Ca(OH)2溶液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除去CO2
的少量水蒸气
方案1
滴加盐酸
滴加碳酸钠溶液
滴加适量Na2CO3溶液
通过浓硫酸
方案2
加水
分别测定溶液的pH
滴加适量Ca(OH)2溶液
通过NaOH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反应。锥形瓶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均为200mL)。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①A中的溶液是(15),B中的溶液是(16),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是(17)
②请判断V(18)200mL(填“>”、“<”或“=”)。
③如果不用B装置,实验后向锥形瓶A中的溶液中加入(19),如出现(20),该现象也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能将本组待鉴别物质检验出来的方法或试剂是
 
   待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
  A
     C02、空气
   燃着的木条检验
  B
   羊毛纤维、棉纤维
   点燃并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C
  Na2C03溶液与NaOH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D
    CaC03与Na2S04
   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