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闻气体气味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倾倒液体

【答案】B

【解析】A、使用量筒时,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正确;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装置内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具体的操作是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然后双手紧贴烧瓶的外壁,使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空气就会从导管口逸出,导管口就会冒出小气泡,当手移开之后,由于温度降低,气体体积收缩,导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此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如果看不到气泡冒出或者不行成水柱,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错误;D、在取用大量液体时可以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要注意瓶盖要倒放在实验台上,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试剂瓶盖,从而污染药品,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安全常识

B. 健康常识

C. 厨房中的化学

D. 家庭小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钠(NaCl)和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1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63.9

110

169

NaCl

35.8

36.0

36.6

37.3

38.4

(1)1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

(2)60℃时,将60gKNO3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饱和不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2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烧杯中,各加人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20℃,其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烧杯①中溶解的是NaC1,烧杯2中溶解的是KNO3

B.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

C.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和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按照影响化学实验的因素是一种还是多种,可将化学实验分为:研究单因素问题的实验;研究多因素问题的实验。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①_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依据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

(2)盐可看作是酸、碱中和的产物,而由不同的酸碱生成的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强酸弱碱生成的盐水溶液呈酸性;弱酸强碱生成的盐水溶液呈碱性。强酸:盐酸、硫酸等;弱酸:碳酸、醋酸等;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弱碱:氨水、氢氧化铁等。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其在水中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水解,最终产生氢氧根离子。请据此推断硫铵水溶液的pH______(“>” “<”)7;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收集氧气可选用E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若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没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优点是________(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4)若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制取主要步骤有: ①固定装置 ②装入药品 ③加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用排水法收集 ⑥熄灭酒精灯 ⑦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其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

C.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空气中的氧气,且生成固态的P2O5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一瓶久置空气中的氧化钠固体的瓶口有白色粉末。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讨论。

(猜想与假设) 猜想I: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猜想II: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钠

猜想III:白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溶液A,设计如下实验:

(1)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_______肯定不成立。

(2)若操作①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B产生,而滴加少量稀硫酸可能没有气体B产生。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适合操作③的X溶液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CaCl2溶液 B. Ca(OH)2溶液 C. Ba(OH)2溶液 D. Ca(NO3)2溶液

(4)操作④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操作⑤的两种方案并得出结论。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常见的酸》以后,对蚊虫分泌的让人痛痒不止的蚁酸产生了兴趣。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对蚁酸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蚁酸的主要成分是甲酸,甲酸的化学式为HCOOH;甲酸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

(提出问题)甲酸溶液是否具有酸性?

(实验与结论)向盛有甲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甲酸溶液显____性。

(提出问题)甲酸分解生成的两种氧化物是什么?

(推断与猜想)

⑴小组同学根据甲酸中含有氢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⑵他们对另一种氧化物提出两种猜想:猜想①:二氧化碳;猜想②:一氧化碳。

(实验与结论)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将甲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Ⅰ.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Ⅱ.装置C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色。

. 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甲酸具有酸性,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_______

(拓展延伸)人被蚊虫叮咬后,在其叮咬处涂抹______________可减轻痛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 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 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D. 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钠、钾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钠原子和钾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1,所以位于同一族

B. 钠、钾都是金属元素

C. 等质量的金属钠、钾中含有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钾

D. 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