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硬水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而且会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硬水受热后会产生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实验室用水垢制取纯净氯化钙固体的流程如下(假设水垢中的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2)步骤②中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氯化钙固体。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答案】肥皂水 将滤液中的氢氧化钙完全转化为氯化钙 蒸发结晶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解析】

1)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填:肥皂水;

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加入过量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由于该实验是制取纯净氯化钙固体,故应将氯化镁除去,可加入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于步骤②中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钙,故步骤④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将过量的氢氧化钙转化为氯化钙,故填:将滤液中的氢氧化钙完全转化为氯化钙;

(4)步骤⑤由液体得到固体,故该方法是蒸发结晶;

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且都为25g

C.t2时,可采取降温或加溶质的方法将处于N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1时,将处于M点的乙溶液降温可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充分加热10 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7:10,则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201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疫情很快向全国蔓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警醒着我们每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依靠科学,战胜疫情。过氧乙酸是广谱、高效、速效的消毒杀菌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

B.过氧乙酸是有机化合物

C.过氧乙酸中所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4:3

D.过氧乙酸若完全燃烧生成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B.t1°C,50 g甲物质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50 g溶液

C.t1°C时的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C ,有结晶现象

D.t2°C,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选用稀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大量制取二氧化碳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开始收集

C.1作为气体发生装置时应将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

D.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从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可用C装置收集甲烷,说明甲烷_____

4)用C装置收集甲烷时,气体应从导管_____(选填“b”或“c”)端通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在验证“氢氧化钙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时,发现除了两根石墨电极表面分别产生氢气、氧气外,还出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容器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可能是电解过程中放热,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固体析出;

丙同学:可能是石墨电极被通电时产生的活性氧氧化产生的CO2与石灰水反应产生了沉淀。

(设计实验)

(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装有10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接通电源,计时3分钟

a.两电极表面均产生气泡, 溶液体积几乎无变化;

b. ___________________

甲同学猜想不正确

乙: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猜想不正确

:将电解实验中产生的白色浑浊过滤,并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猜想正确

(2)产生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实验后,为了防止废液中过量的盐酸污染环境,他按照传统方式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石,并同时用pH传感器测整个过程的pH变化,即从开始反应到最终不再产生气体直至过量石灰石沉淀分层,静置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最终溶液pH1.7,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ABpH.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BC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你对“在不同指示剂的情况下,用过量石灰石除去废液里的稀盐酸”这种方案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