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9?六合区一模)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理清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初中常见化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请你写出B、C所属物质的类别,并以Na、H、O、S元素组成的物质为例,各写出一种代表物质的化学式,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里.
\ABC\
物质类别 氧化物
化学式  
(二)请在Na、H、O、S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选择物质写出符合下列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三)下表列出了部分人体中含量较多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HONaMgClKCa
   
(1)若某种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则它的中子数为.
(2)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①;②;③.
【答案】分析:(一)根据物质分数的知识,完成对化合物又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并使用所提供的元素,根据四类化合物的组成特点,各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二)根据化合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利用所给元素所能组成的物质,写出符合反应特点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1)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由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计算原子的中子数;
(2)根据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原子核外电子数,利用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判断镁原子在反应是得失电子情况,最后根据镁原子与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化合物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判断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一)根据化合物中各物质的组成特点,又可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四类;其中酸类物质通常由氢与酸根化合成而成的物质,如H、S、O三种元素可组成H2SO4或H2SO3或H2S;碱类物质由金属和氢氧根化合而成,如Na、O、H三种元素组成的NaOH;盐类物质一般由金属与酸根化合而成,如Na、S、O三种元素组成的Na2SO4或Na2SO3或Na2S;氧化物则为两种元素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如Na、H、S、O四种元素可组成Na2O或H2O或SO2或SO3等;
(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称为化合反应,如S在O2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或H2在O2中燃烧生成H2O、或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与O2反应生成SO3、或SO3与H2O生成H2SO4;等等;
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如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H2SO4+2NaOH═Na2SO4+2H2O;
(三)(1)根据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钙原子核内有20个质量,则它的中子数=40-20=20;
(2)根据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小于4,在反应中表现出易失电子;而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1个电子,在与镁元素化合时,根据化合物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每个镁原子应与2个氯原子结合,所形成物质的化学式为MgCl2

故答案为:
(一)
\ABC\
物质类别  
化学式H2SO4NaOHNa2SO4H2O(或SO2、SO3、Na2O)
(二)S+O2SO2(或2H2+O2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三)(1)20;(2)①12;②失;③MgCl2
点评: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二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六合区一模)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六合区一模)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2CO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Na2CO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活动与探究]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
丁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经过上述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六合区一模)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图所示装置,观察到:①A装置内未见浑浊出现;②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可知原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______;
(2)由②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3)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六合区一模)A、B可发生中和反应,D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通常情况下,F、G、I为气体,且F是一种清洁能源.x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

(1)B俗称______.该溶液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反应⑤中,将B的固体粉末与(NH42SO4等混合研磨,可区别______肥与钾肥.
(3)反应③发生时放出大量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④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金属x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六合区一模)在生产和生活中,金属腐蚀所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
术领域的重大问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对金属的腐蚀进行了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
分别在三个洁净干燥的试管中各加一个洁净无锈的铁钉,再在其中两个试管中加入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它操作请仔细观察下图:

(1)探究结论:______号试管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由此可见,铁制品生锈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活动与探究二
向铁粉中加入少量的炭粉(模拟铁钉的成分),混合均匀后,撒入内壁分别用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润湿过的两只具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按下图装好仪器.几分钟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发现:a装置右侧小试管中液面上升,导管中液面下降;而b装置右侧小试管中液面下降,导管中液面上升;b装置固体混合物中发现有红色物质生成.

(2)请你推测:a装置右侧小试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b装置右侧小试管中液面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3)将“活动与探究一”中已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