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2:1

B.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 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D.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答案】D

【解析】A、通过题目中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看到反应中各物质分子个数比应为1:2:1:2,而不是1:1:1:2,故A错误;B、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变化前后都含三种原子、原子个数均为9个原子,因此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故B错误;C、由反应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第一种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故C错误;D、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但却可看出原子结合方式发生改变,可判断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结果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

(1)_____(2)_____(3)_____(4)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 CuO,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实验:

(1)填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__

_____

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

(3)步骤④需用到仪器有:铁架台(铁圈)、漏斗、烧杯、_____

(4)步骤④得到的固体是CuO,说明CuO_____(“”)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中一定蕴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用清水漂洗衣服

C.湿衣服晾干 D.净水时投药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应该选择(填编号)_______

A.蜡烛 B.红磷 C.铁粉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

(3)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组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5

从表中的数据分析来看:误差较大的是第_______组,造成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是(答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出集气瓶中主要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西气东输的铸铁输气管道西起新疆东至上海,延途经过各种土壤。其中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

A. 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C. 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 D. 在含沙粒较多、潮湿的土壤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02524日,中央电视台在东方时空的栏目中播报了我国生产新型的调料品加铁酱油,其目的在于()

①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②改善酱油的味道 ③增加黑色素 ④预防缺铁性贫血

⑤补充人体需要的适量的铁元素⑥减少厨房的异味

A. ①④⑤ B. ①②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 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 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C. 垃圾是一种资源,应该分类回收

D. 将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麻黄碱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等.它的化学式C10H15O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

B. 麻黄碱中含有10个碳原子

C. 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麻黄碱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