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区分铁粉与二氧化锰粉末
观察颜色
 C
 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
 点燃,闻气味
 D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足量锌粒,过滤
 

C

解析试题分析:A、不宜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是因为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可能不能燃烧,一般采用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来除去一氧化碳,故A错误.
B、铁粉与二氧化锰粉末都是黑色,所以不能用观察颜色区分铁粉与二氧化锰粉末,故B错误.
C、羊毛在点燃时会产生出焦羽毛味,而合成纤维没有焦羽毛味,所以采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该两者,故C正确.
D、由于锌不但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还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加入足量锌粒过滤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评:本题是一道鉴别及除杂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鉴别与鉴定的基本原则,同时结合相关物质的性质对选项中的物质进行讨论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
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2: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
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1)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目的是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依据的现象是                 
实验3: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
(1)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要得到如图所得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A.将盐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爱滴滴加到盐酸溶液中
(2)0—t1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溶液pH的变化,判断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鉴别物质
实验方法
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B.镁和锌
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C、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活性炭和氧化铜
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
                 

A.收集H2B.O2验满C.配制20%的Ca(OH)2溶液D.除去CO中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H2
HCl气体
通过NaC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C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
D
CaCO3粉末
KCl
加水溶解、边滤、蒸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Cu
Fe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
CO2
CO
将气体点燃
C
KNO3
NaCl
加水溶解、蒸发溶剂
D
CaO
CaCO3
加足量的水、过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铁粉
氧化铁
加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溶液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
氯化钙溶液
盐酸
加过量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试剂中,不能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是(  )

A.酚酞溶液 B.PH试纸 C.碳酸氢钠 D.紫色石蕊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如分离出黄泥水中的泥沙用______法,把食盐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用______法,把酒精从其水溶液中分离出来用______法,实验室中制取蒸馏水的方法是_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