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你分析以下实验装置,并学习所提供的材料。
实验装置:
学习材料: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铵盐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氯化银(Ag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CaCl2溶液显中性,NH4Cl溶液显酸性。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 __;仪器b的名称是__ __。
(2)用KMnO4制取氧气时,应选用A装置。选用A装置的原因是__ _。
(3)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氨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 __(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 __。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 __。某同学对制取氨气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固体物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①取反应器内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固体物质不含Ca(OH)2。
③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得出了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NH4Cl的结论。
你认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NH4Cl”的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理由是_ 。
【答案】(1)长颈漏斗,锥形瓶
(2)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3)A,D;将湿润的红色石蕊放在集气瓶口,若变成蓝色,证明已经收集满了;否,氯化钙中含有氯离子,会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解析】
试题分析:(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固固加热型,选A装置;(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属固固加热型,选A装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D装置;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故氨气的验满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放在集气瓶口,若变成蓝色,证明已经收集满了;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中含有氯离子,即不管氯化铵是否过量,加入硝酸银溶液均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结论错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l/3
B.实验中没有规定取用药品的量时,则可以按任意量取用
C.实验时,取用液体药品的最少量为l~2mL.
D.实验时,取用固体药品的最少量为盖满试管底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 。
(2)将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取氧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组装制取装置时,可选择所给仪器中的B、F、G、H和 ;
③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
(3)上述组装的装置,还可用于H2O2溶液和CuSO4溶液(作催化剂)混合制取O2、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制取CO2,但不能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此选择需要考虑 、反应条件和气体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 项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及操作方法 |
A | 氧化钙 | 石灰石 | 高温 |
B | 稀盐酸 | 稀硝酸 |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
C | 氯化钠 | 泥沙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蒸发、结晶 |
D | 氮气 | 水蒸气 |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干燥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活塞b,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
(2)当观察到烧杯中 (填实验现象)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要使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需进行的操作是 ,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然后关闭活塞b,轻轻振荡集气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4)小红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利用上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所应选的试剂是 ,将该试剂放在上述装置的 中(写仪器的名称),产生的现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B.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