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原因是碳原子的________不同。
(2)家用燃料含有碳元素,燃烧不充分会产生_______气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中毒。
(3)打开一瓶碳酸饮料的瓶盖,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如图所示):
① A中的现象是______,B中的现象是______。
② A中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______。
(4)利用太阳能可将CO2和水转化成合成气(CO和H2),再将CO和H2合成甲醇(CH3OH)。在合成甲醇的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
【答案】排列方式 CO 出现大量气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减小 1:2
【解析】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填:排列方式;
(2)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故填:CO;
(3)①打开一瓶碳酸饮料的瓶盖,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降低,二氧化碳散逸出来,故A中出现大量气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A中出现大量气泡,说明二氧化碳跑了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4)一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在合成甲醇的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是:1: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省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 金属B的活动性________金属D的活动性(填“>”、“<”、“=”);
Ⅱ 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Ⅲ 向C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Ⅳ 写出溶液C与NaOH溶液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用木炭消耗氧气
B.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 燃烧停止后,立刻打开止水夹
D. 反应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侯德榜制烧碱
B.煤、石油、酒精都是可再生能源
C.NaOH溶液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
D.Na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 B. C. 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 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物质B、C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则物质D可能是碳酸
B.若物质A、B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则物质D可能是碳酸
C.若物质B、C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则转化①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
D.若物质A. B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则转化①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用“硝酸钡、氢氧化钡、碳酸钾”三种物质的溶液进行实验。
(1)甲组同学用______测得碳酸钾溶液的pH大于7,同学们因此推理得知: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2)乙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实验完毕,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将管内的物质过滤。同学们对滤液成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K+,还含有什么离子?
(作出猜想)猜想一:含有OH-、NO3-、CO32-
猜想二:含有Ba2+、______(填离子符号)
猜想三:含有OH-、N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一正确 |
(评价与交流)
(1)你认为乙组同学们的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若将硫酸钠溶液换成足量的________,就能确定滤液中的离子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处理信息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氯化钠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
温度/g | NaCl | 36.0 | 36.6 | 37.3 | 38.4 |
KNO3 | 31.6 | 63.9 | 110 | 169 |
请仔细阅读图标后回答下列问题:
(1)A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的溶解度曲线(选填“NaCl”或“KNO3”)。
(2)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NaCl______________g。
(3)溶解度曲线中的t1对应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4)向烧杯中加入100 g水和90 g硝酸钾配成60 ℃的溶液,再冷却到20 ℃,烧杯中析出固体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为验证稀硫酸的性质,并探究反应后废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I:验证稀硫酸的某些性质
(1)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其中试管_____(选填序号)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讨论认为该试管中的两种物质间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他们的理由是_____。
(2)为验证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小明和小红分别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加稀硫酸,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结果小明观察到溶液为红色。小红观察到溶液为无色,于是二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小组同学在不改变所用试剂的情况下。对他们的实验方案进行了修改,从而确保实验一定能得出“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他们的实验方案是(只写操作过程):_____。
Ⅱ:探究反应后废液的成分
将如图所示实验后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均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混合后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用pH计测得无色溶液的pH=8.6。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和NaCl;猜想二:H2SO4和Na2SO4;
猜想三:NaCl和Na2SO4;猜想四:Na2CO3、NaC1和Na2SO4
小组讨论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 _____ | 猜想三不成立 |
② | 向步骤①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四成立 |
小组同学认为“猜想四成立”这一结论是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组同学在不改变所用试剂的情况下,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修改,并重新进行了实验,仍然得出“猜想四成立”的结论。他们修改后的实验方案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五一假期,小丽随爸爸到乡下探亲,期间看到许多漂亮的大理石,于是她带回了一些回来,想去实验室测定这些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她称取了20g大理石样品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称得总质量为120g,充分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15.6g.(大理石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3)实验所用的大理石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