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填“大”或“小”)。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答案】(1);长颈漏斗;;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 (2)大 ;(3)c端;
【解析】
试题分析:整个装置中的反应分别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的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通过紫色石蕊溶液验证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通过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先后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用E装置来吸收二氧化碳;
(1)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仪器a是长颈漏斗;装置B中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装置C中会看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则二氧化碳从长管进入,将空气从短管排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雾生成
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 IA | 0 | ||||||
1 | 1 H 1.008 | ⅡA | ⅢA | ⅣA | V A | ⅥA | ⅦA | 2 He 4.003 |
2 | 3 Li 6.941 | 4 Be 9.012 | 5 B 10.8l | 6 C 12.01 | 7 N 14.0l | 8 O 16.00 | 9 F 19.00 | 10 Ne 20.18 |
3 | 11 Na 22.99 | 12 Mg 24.31 | 13 Al 26.98 | 14 Si 28.09 | 15 P 30.97 | 16 S 32.06 | 17 Cl 35.45 | 18 Ar 39.95 |
(1)原子序数是12的元素符号为 ;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Ne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F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4)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溶剂不蒸发),溶液浓度增大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①A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加入足量红磷的原因是 ,通过该实验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的结论。
②集气瓶B中的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
③现在有氢气、甲烷、氧气,其中C中可能装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
A.海水晒盐 B.燃放鞭炮 C.露天焚烧垃圾 D.工厂排放烟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