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请填空:
①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____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
(2)研究发现燃烧排放的气体中,CO2浓度(用体积分数表示)越高,越容易被收集。 与传统的燃料燃烧方式相比,化学链燃烧具有排放CO2浓度更高,易于收集的优点。下图为利用镍元素(Ni)进行化学链燃烧的原理示意图。
①空气反应器中,金属镍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燃料反应器中发生的部分化 反应如下:
Ⅰ.H2 + NiO Ni+H2O Ⅱ.CO + NiO Ni+CO2
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Ⅰ”或“Ⅱ”)。
③与CO、H2直接在空气中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从燃料反应器排放出的CO2浓度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操作是按照以上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实验前烧杯中溶液的pH值________7(填 >、< 或 =)。
(2)图中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黄铜灰渣(含有Cu、Zn、CuO、ZnO及少量的FeO、Fe2O3)生产硝酸铜溶液的流程如下:
(1)过滤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酸浸时Fe2O3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I中若所加Zn过量则会导致所得硝酸铜溶液中
含有杂质Zn(NO3)2和_____(填化学式)。
(4)已知稀硝酸与铜反应可生成NO气体,尝试写出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已知Cu(NO3)2·6H2O和Cu(NO3)2·3H2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由A点对应的溶液获取Cu(NO3)2·3H2O的方法是蒸发浓缩、______、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含硫煤燃烧会产生SO2造成大气污染,某工厂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防治污染的同时可以得到化工产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流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
B. 该流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
C. 流程中涉及到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
D. 该工艺流程中Fe2(SO4)3溶液可以循环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三瓶气体的是( )
A.插入燃着的木条 B.观察气体颜色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
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