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一是某金属元素形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_;下图中与该金属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利用图二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能够用图二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高锰酸钾的化学式并标出锰元素化合价________

【答案】Mg2+ B 氧气不易溶于水

【解析】

1)图一所示微粒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为镁离子,符号为Mg2+;故填:Mg2+

2)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有关,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故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B

2)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1)该同学制备氧气时选用的药品是____(限选:H2O2溶液、MnO2KMnO4),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2)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添加药品,连接仪器,加热试管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导管口还在集气瓶外面,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立刻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B 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C 立即熄灭酒精灯,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后再点燃酒精灯

(4)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入图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收集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G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B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想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证明是否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填“a”“b”)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方程式用下列微观示意图表示:

物质

微观

示意图

请写出丙物质的化学式_____;下列属于丁物质的微观示意图的是_____

能保持甲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填甲、乙、丙、丁)。

从上述反应重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填一条即可)。

上述微观示意图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鉴别NaOH溶液、Na2CO3溶液

无色酚酞

B

鉴别NaClKCl

焰色反应

C

除去CO中的

NaOH溶液、浓

D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①能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_____________

A 氢氢化钡 B 碳酸钠 C 镁带 D 氧化铜

②小组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反应。实验装置如图,采用无色酚酞试液作酸碱指示剂,用传感器分别测定溶液pH、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请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根据表格数据回答:

滴加液体的体积(毫升)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pH

13.1

12.8

12.3

11.5

10.4

7.0

2.7

2.3

2.2

2.1

2.0

温度(℃)

25.5

25.8

26.1

26.4

26.8

27.0

26.9

26.8

26.7

26.6

26.6

③混合前,烧杯内的是_______________溶液,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④当滴加液体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mL时,酸碱中和反应恰好完成。根据表格数据可判断;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吸热”“放热无变化)的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

⑤当滴加液体6mL时,烧杯中的溶质(除酚酞以外)有________(填化学式);若酚酞无色则滴加液体的体积可能是___________mL

A 4 B 8 C 10 D 14

⑥有同学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开始时没有气泡,持续滴加液体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

⑦现有两杯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NaOH溶液和KOH溶液,在NaOH溶液中加入xg盐酸恰好中和;在KOH溶液中加入yg上述盐酸也能恰好中和,则x____________y

A > B < C = D 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氦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图中物质甲、乙为单质,丙为化合物

B.该反应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C.化学反应前后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

D.物质丙是由一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以“比较铝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为课题进行探究,下面是小华同学和小明同学探究的主要过程:

(提出问题)铝和锌两种金属,哪一种金属活动性更强?

(实验原理)小华同学利用常温下两种金属与酸反应,测定收集等体积氢气所需的时间,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明同学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进行实验)

实验一:上图是小华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

实验编号

实验1

实验2

金属

1g表面未氧化的锌粒

1g表面打磨过的铝片

酸溶液

10mL10%的稀盐酸溶液

10mL10%的稀硫酸溶液

收集20mL氢气所需的时间

42s

64s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Zn____Al(” ““=”

实验二:小明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表面打磨过的铝片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______

金属活动性:AlZn

(分析与评价)

①写出铝与硫酸锌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两位同学的实验结论刚好相反,你判断______同学实验结论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

(实验延伸)为了研究金属与酸反应的其他影响因素,小明用纯锌和纯度为90%的粗锌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发现粗锌反应速率更快。

(查阅资料)粗锌中含有铜等与酸不反应的杂质

(猜想与假设)造成粗锌反应速率更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可能的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