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表所示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 鉴别两种化肥:NH4Cl和KNO3
C. 证明CO2与NaOH反应
D. 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同

【答案】D
【解析】解:A、实验过程中,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该选项能够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即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有氧气参加,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钾时,把两种化肥分别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化肥是氯化铵,这是因为氯化铵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逸出的氨气到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时,能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氨水,从而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化肥是硝酸钾,该选项能够鉴别两种化肥;

C、实验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是塑料瓶比加入水的塑料瓶变瘪更明显,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该选项能够证明CO2与NaOH反应;

D、因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都比较低,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该选项不能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同.

故选:D.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铵根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氨气,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都比较低,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冷冻剂B.氮气用作保护气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用丙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乙盐的水溶液,用丁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乙盐的水溶液,由此推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B.甲>丙>乙>丁C.丙>乙>丁>甲D.丙>甲>乙ン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环境、能源跟生活密切相关.
(1)日常用品尼龙手套、铝壶、不锈钢刀、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2)为了减小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一方面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如(写一种);另一方面提倡“低碳生活”.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填数字序号). ①人走灯灭 ②少用一次性筷子 ③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
(3)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在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上实际使用,它能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能,氢氧燃料电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理念不相符的是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B.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等垃圾集中焚烧

C.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D.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硅钢可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硅钢(主要含有Fe、C、Si),设计了如图的试验流程(有些反应的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单质硅(Si)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2+2H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Ⅱ的名称为 , 硅钢样品反应前须粉碎目的是
(2)滤液B中的溶质为
(3)写出步骤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4)步骤⑤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尝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铅笔芯、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CO2能使被石蕊染为紫色的干花变红

C.低碳生活就是降低CO气体的排放

D.CO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是原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B.C.D.硝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