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52,核外电子数是87,则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差是(  )
A.87B.65C.22D.152

分析 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相对原子质量是152,核外电子数是87,故其核内质子数为87;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中子数=152-87=65.
则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差是87-65=22.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氧化物(  )
A.KClO3B.H2OC.H2O2D.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2N2 
(2)2个铵根离子2NH4+
(3)氧化铁中铁原子化合价为+3价$\stackrel{+3}{Fe}$2O3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的化学式为H2O2B.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
C.一定浓度的丙溶液可作消毒剂D.该反应体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大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
(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较多污染物的排放,这不仅污染大气,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2)“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CO2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可行的是A(填字母序号).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B.电解水生产清洁燃料氢气
C.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D.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氧气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B.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大自然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海水的吸收等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今年全国共发生火灾几万起,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可见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消防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1)在家中使用天然气时,为安全起见,应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报警器安装的正确位置应选择右图中的A(填“A”或“B”).如果报警器显示漏气,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是①②(填序号).
①关闭气源阀门
②打开门窗
③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2)泡沫灭火器中的发泡剂通常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NaHCO3),两者的水溶液接触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硫酸钠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SO43+6NaHCO3=2Al(OH)3↓+3Na2SO4+6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回收家电废品时,发现一种含有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测定样品中铜的含量时,取该样品25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5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过滤干燥,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2g.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硫酸锌的质量是多少克?
(2)求样品中铜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A.只有CO2   B.只有O2    C.只有CO    D.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BD(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已的猜想,他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请回答: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4)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frac{m(c)}{m({O}_{2})}$】甲【$\frac{m(C)}{m({O}_{2})}$】乙,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frac{m(C)}{m({O}_{2})}$】甲>(填“>”“<”或“=”) 【$\frac{m(C)}{m({O}_{2})}$】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