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A.只有CO2   B.只有O2    C.只有CO    D.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BD(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已的猜想,他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请回答: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4)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frac{m(c)}{m({O}_{2})}$】甲【$\frac{m(C)}{m({O}_{2})}$】乙,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frac{m(C)}{m({O}_{2})}$】甲>(填“>”“<”或“=”) 【$\frac{m(C)}{m({O}_{2})}$】乙

分析 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解答 解:(1)如果氧气有剩余,则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因此B不合理,如果氧气有剩余,则一氧化碳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D不合理.
故填:BD.
(2)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故填:吸收水蒸气..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
故填:CO2和O2的混合气体.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故填: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
故填: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
(4)当甲中气体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说明碳过量,即氧气不足,当乙中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时,说明碳不足,即氧气过量,因此【$\frac{m(C)}{m({O}_{2})}$】甲【$\frac{m(C)}{m({O}_{2})}$】乙
故填:>.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52,核外电子数是87,则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差是(  )
A.87B.65C.22D.1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请结合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A中,通过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什么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对于实验B,通过①和③的对比,可以得出:铁生锈必须有水参加.
(3)在实验C中,此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Fe+H2SO4=FeSO4+H2↑,为了达到探究目的,还需要控制实验条件,除了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种类以外,还需要控制的体积是金属的体积、颗粒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若用G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a进(填:“a”或“b”),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填:“B”或“C”),与另一个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A(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D或E.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室拟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锥形瓶.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F.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D或C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4)若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答出一点即可).
(5)已知NO2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生成HNO3溶液和NO气体,NO是一种无色气体,NO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写出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将充满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如图G),你会观察到红棕色逐渐消失、试管内上升一段水柱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2表示2个氮分子B.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
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镁离子的符号为2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为水电解的装置,通过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或H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序号).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3)某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的天然水,经吸附、沉淀、过滤等初步净化处理后,再加热煮沸,在盛水的器具上会有水垢生成,则这种煮沸前经初步净化处理后的水是硬水(填“软水”或“硬水”).
(4)下列对有关水资源认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填序号).
A.水体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D.沿海地区,可以考虑通过海水淡化来解决用水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3),可以有效地防治碘缺乏病(俗称大脖子病).在KIO3中,碘元素(I)的质量分数为(  )
A.59.3%B.69.8%C.64.1%D.4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空气B.冰水混合物C.糖水D.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