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通过长颈漏斗加入80℃的热水,并将燃烧匙上的红磷和白磷都淹没,然后连接注射器并推动注射器活塞,将部分热水压回长颈漏斗,使白磷和红磷露出水面。
(资料):红磷着火点为240℃,白磷着火点为40℃,白磷有剧毒。
(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_。
(3)实验后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目的可能是_______。
(探究二)实验小组通过数字传感器(图2左)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过程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仔细分析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4)曲线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曲线①中BC段的变化原因_______:;通过曲线①数据分析,你对燃烧条件新的认识是_______。
(注意:答对(5)、(6)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探究三)实验小组分别用酒精和柴油探究燃烧的条件,查阅资料如表1:
表1:各物质着火点和沸点
物质 | 着火点(℃) | 沸点(℃) |
酒精 | 423 | 78 |
柴油 | 220 | 400 |
表2:燃烧匙内柴油的温度
燃烧匙内柴油温度 | 345℃ | 507℃ |
柴油是否燃烧 | 不燃烧 | 燃烧 |
实验中发现用火柴可以点燃酒精,但柴油很难被点燃。研究小组通过高温传感器(图2)测得燃烧匙内柴油的温度与燃烧情况如表2。
(资料)酒精、柴油等液体燃料在燃烧时先汽化为气态,然后气态的燃料再开始燃烧,燃烧放出的热量促使液体燃料不断汽化,不断燃烧下去。
(5)结合小组的实验,请分析火柴很难点燃柴油的原因_______。
(6)研究小组将内有燃着的酒精的燃烧匙移至冰面上面(没有浸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请分析原因_______。
(7)为了减少雾霾、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研究机动车尾气中CO、NOx及CxHy的排放意义重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含量与“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随“空/燃比”增大,CO和CxHy的含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4P+5O22P2O5 白磷浸在水中不燃烧,露出水面后燃烧; 露出水面后,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将未反应的白磷处理掉 ②, 燃烧结束后CO2冷却下沉将底部O2排至瓶顶,导致O2传感器测定的O2含量上升, 燃烧需要O2浓度达到一定范围 柴油沸点高,火柴燃烧提供的热量不足以让柴油汽化被点燃 燃着的酒精熄灭, 在低温环境下,酒精难以汽化,来提供燃烧,另一方面,低温下热损耗更多。 “空燃比”增大,燃料更充分燃烧,不完全燃烧产物CO,CxHy减小
【解析】
(1)根据白磷燃烧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露出水面的白磷能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露出水面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回答;
(3)根据五氧化二磷有毒能与高锰酸钾反应分析回答;
(4)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增多、水蒸气会冷凝成水和蜡烛燃烧的情况分析回答;
(5)根据柴油的沸点高不易汽化分析回答;
(6)根据“空/燃比”增加、氧气增多、燃油气能充分燃烧分析回答。
(1)白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
(2)露出水面的白磷能接触氧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露出水面的白磷燃烧。由于红磷的着火点较高,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现象是:露出水面的红磷不能燃烧;
(3)由于五氧化二磷有毒能与高锰酸钾反应,实验后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酸性高酸钾溶液的目的可能是:把有毒物质氧化成无毒物质;
(4)由于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多,所以曲线②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曲线①中BC段的变化原因:水蒸气冷凝成水,气体减小;通过曲线①数据分析,由蜡烛燃烧的情况可知,对燃烧条件新的认识是:可燃物需与一定浓度的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5)由于柴油的沸点高可知,火柴很难点燃柴油的原因柴油的沸点高不易汽化;
(6)研究小组将内有燃着的酒精的燃烧匙移至冰面上面(没有浸没),由于冰吸收了酒精的热量,观察到的现象是酒精熄灭 原因时:温度低于酒精的着火点;
(7)由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可知,COx和CxHy的含量减少的原因是:空/燃比增大,氧气充足,燃油气能充分燃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第1周期 | 1 H 1.008 | 2 He 4.003 | ||||||||
第2周期 | 3 Li 6.941 | 4 Be 9.012 | 5 B 10.81 | 6 N 12.01 | 7N 14.01 | 8 O 16.00 | 9 F 19.00 | 10 Ne 20.18 | ||
第3周期 | 11 Na 22.99 | 12 Mg 24.31 | 13 Al 26.98 | 14 Si 28.09 | 30.97 | 16 S 32.06 | 17 Cl 35.45 | 18 Ar 39.95 | ||
(1)如表所示方框中内容的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2)X+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____,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m=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 “得到”或“失去”)电子。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六种物质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右图:
(1)若E为浅绿色溶液,D为无色气体,F为红色金属,则A的化学可能是___________,D可以与___________反应生成F。
(2)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
C.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大
D.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没有正确体现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选项 | 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 B.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 C.区分硬水和软水 | D.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
实 验 设 计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量的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6 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14 g。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C. 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银7.6g D. 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铜6.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知识的运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如图为生活中常见“暖贴”的部分标签。暖贴可以贴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自行发热,用于取暖或热敷。
(主要成分)
铁粉、水、氯化钠、蛭石、活性炭
(主要成分)
铁粉、水、氯化钠、蛭石、活性炭
(1)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粒子符号)。
(2)暖贴中的活性炭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列举一条用途___________。
(3)使用后,发现暖贴内的物质变为红色,据此推断暖贴在存放时要注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选_________,收集装置选_________。
(4)与装置B比较,指出C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______________。
(5)G装置的用途很广,下列关于该装置的用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当装置中装满水,若收集氢气,气体从a端通入。
②当装置内盛满氧气时,若将装置内氧气排出来,水从a端通入,
③当装置内盛有一半水时,b端连盛氧气的钢瓶,可观察给病人输氧气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