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滤液的颜色呈蓝色 B. 滤液中可能存在Fe2+
C. 滤渣中一定含有Fe、Cu、Zn D. 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可能含有Zn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氯酸钾制氧气时,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曾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材料制取烧碱,制取流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步骤①和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A的成分可能是纯净的氢氧化钠,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固体A是纯净的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活动课上探究气体的制备。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氧气。
(3)乙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F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丙同学在实验室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2X。X的化学式为: 。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各校开运动会的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五氧化二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九年级上期中】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黄金饰品 B. 家用铁锅 C.铜制导线
(2)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使钢铁制品与_________隔绝,就
可以阻止锈蚀的发生。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计算含氧化铁160t的赤铁矿,理论上能冶炼出铁的质量为_________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A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B. A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l:3
C. 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l:l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